泰迪熊犬赏析网

探索栖霞的多次经历

03-21

探索栖霞的多次经历

南京人常将栖霞山与牛首山并列,所以也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之论。且因为各有特色,所以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前些时候笔者写了篇牛首山,今亦应写写栖霞山。

栖霞山位置与牛首山相反方向,它位于南京东北边,北临长江,离市区约二十二公里。栖霞山,峰峦叠嶂,山体自南而北由三山二涧组成。中峰(即主峰)最高,呈圆锥形,海拔284.7米,称凤翔峰,因古有三茅宫庙宇一座,故又名三茅峰。中峰绵延向东,有一脉逶迤而下者称东峰,形若卧龙,名龙山。中峰西侧山梁状若伏虎,曰虎山。中峰与东峰间一谷,称中峰涧,中峰与西峰间一谷,称桃花涧。山体主要由石灰岩、砂岩等组成,北麓有带状花岗岩分布。

笔者很长时间里不知栖霞山古时称为“摄山”,据说古时山上盛产野参、当归、首乌、茯苓、甘草等中草药,有滋养摄生(即养生)之效,故名“摄山”。六朝时,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居于摄山的山东名士明僧绍将宅舍捐为庙产,延请高僧法度来此讲经并担任主持,因明僧绍自号“栖霞”,故将佛寺称为“栖霞精舍”,这是栖霞寺的来历,自此山也因寺得名“栖霞山”。


笔者在宁读书五年多,对宁的名山亲近不多。因为栖霞山的地学内涵极为丰富,古生物化石众多,是许多地层名称的命名地,1921年李希霍芬命名的栖霞灰岩就是一例。我们一进入南大,在书本上与栖霞山就打了个照面,所以栖霞山我们倒是去过几次,特别是在文革期间,逍遥派无所事事,几人相约,租辆自行车就去了。我骑车本领实在太低,在同学们鼓励下,硬着头皮,也跟随而去。好在那时路上车辆来往不多,要是现在的路况,恐是不敢骑车去的。

那时栖霞山吸引我的亮点是一枝叶,一拳石。山上的红枫和山中的岩石。时已深秋,爬上山顶,看到栖霞山西侧成片的枫树长满红色的叶片,犹如红霞披覆山坡。飕飕金风挠枝翻叶,搅起阵阵红浪,颇有几分震撼。面对青山红树,我们有人或许在游目骋怀,却无人咏吟述怀。就连吟哦古今红叶诗佳作,如本校教授朱偰的“似酡似醉佳人色,如火如荼夕照天”名句,也没有。对此,我内心叹息:吾辈离文化远了。

后我们慢慢向枫林靠近,看到那一抹嫣红也有深红、浅红、粉红、橙红之分,枫林边缘也有红、黄相杂之色。细观其枝叶也似有区别,并非全是枫树,有些是为我们不识的红叶树。我身后不知哪位嘀咕道:谁能报上他们的身份?一片静默。我说:“要是邻班周同学在,他定能回答”。这位周同学是我们同级邻班的,他沉静少语,课余喜爱研究植物,据说只要给他一枝一叶,他就能说出这枝叶植物的名字俗称、种类科属、生长习性。这些红叶树,大概是鸡爪槭、榉树、盐肤木、黄连木等,他一定说得清楚,或许还能告诉我们,光枫树就有好几种。我虽与他交集不多,但佩服他能坚持自己的爱好。

我们上山下山时对于山上的岩石露头、地层剖面都不会放过,看了多遍,有人提议也该寻矿石看看。我们曾断断续续听说栖霞山有宁镇地区最大的铅锌矿,据说赋矿地层为上泥盆统至下二叠统,其中,中石炭统黄龙组碳酸盐岩地层为最主要的赋矿层位。栖霞山铅锌矿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但是对于矿床成因类型还不确定,开展矿床成因的研究工作意义重大。

我们甚想到现场去看看,不能下矿井,在矿口看看开采出来的矿渣也可。那时的“想当然”现在想来有点可笑,以为在栖霞山就能找到矿井。栖霞山三山二,有4平方公里,我们不知具体位置,一时到哪里去找?向人打听,临时到哪里去找知情人打听?无奈,大家只能心有不甘地骑车回校。

那几次我们完全是奔山而去,对栖霞山的骨骼岩石、栖霞山的发肤植被有了点初识。然而栖霞山的核心栖霞没有去过,栖霞山的文化尚未涉足。即而对栖霞山概貌有些许认识,也极为有限,例如栖霞山的植被,我们的注意点大概就只是红叶罢,有谁会想到茶叶?

估计我辈也无人知道誉为“茶圣”的陆羽与“佛都”南京有不解之缘,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来升州(今南京)考察,寄居“栖霞精舍”,在栖霞山山麓及周边地区采茶制茗,钻研茶道,两年后去苕溪(今吴兴)隐居著述《茶经》的历史。没有在栖霞山的采茶制茗的实践积累。没有在栖霞寺里的茶道钻研理论积淀,哪来有《茶经》的问世。唐代诗人、进士,润州丹阳人的皇甫冉有诗《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一首:

“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时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皇甫冉的弟弟皇甫曾也有一诗《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寂寂燃灯夜,相思意磬声”。

这些诗都是六朝后金陵茶事及陆羽在栖霞山茶事活动鲜活的确证。所以啊!未进入文化、未进入历史,对栖霞山的概貌初识一定十分有限,脑海中栖霞山还是一片模糊。


再次去栖霞寺,那已是毕业工作了。1968年10月,我和几个同学毕业分配到江苏煤田地质勘探队,队部在镇江,1969年,为扭转北煤南运,加快苏南煤田地质勘探,调华东煤田地质勘探二队入苏南,与江苏煤田地质勘探队合并成立江苏煤田地质勘探团,为军管单位,下设有六个营,原江苏煤田地质勘探队为五营,营部在镇江,四营营部在南京,驻地就在栖霞山栖霞寺内。那时我们全在钻机当钻工,在镇江郊区勘探找煤。

69年的隆冬,我钻机出了埋钻事故,急需反丝钻杆处理事故,勘探团司令部命我们到四营营部装运反丝钻杆,我和其他两位钻工,权作临时装卸工,爬上卡车就奔四营而去。卡车在寒风中飞驰,卡车上毫无遮挡,寒风的淫威发挥到极致,我们的耳、脸、手、脚先是冻得发疼,再而发麻,继而就没有什么感觉了。卡车在栖霞寺院内停下了,我们十分艰难地爬下卡车。

在坐在驾驶室里的班长去办手续的当儿,我们抓紧活动手脚,在院内活动一下,四处看看。看到庙内冷冷清清,少有人出入,进出的也只是身着工作服的勘探工人,院内边上堆满勘探机械、设备、器材。成堆的勘探管材,堆放得倒也整齐。两边厢房内是勘探营办公处。可以看到整个寺庙、山亭均已颓废,大殿门半虚着,里面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清。我想自己穿着满身泥浆油污的工作服,不便跨入殿内吧!正在犹豫时,班长已办好手续,高声吆喝马上装车,我们只能转个身去装车。

我们几个临时装卸工把反丝钻杆一根根扛上车,当把车子装满时,大家都满头是汗。为了安全,我们把钻杆绑了又绑,扎了又扎。返回时我们只能还是待在卡车上,与钻杆为伍。一路寒风以同样方式招待我们,可我们觉得更冷,因为装车时,我们都出了汗。在寒冷中我还在为未能多看看栖霞寺而遗憾。

后来,我勘探五营调到徐州,至微山湖畔勘探找煤,离开了苏南,文革后期,我们恢复了勘探队建制,又回到了苏南,因有工作需要联系,我也多次去过原江苏煤田地质勘探四营已改为江苏煤田地质勘探四队的队部。此时他们已迁出栖霞寺,在南京尧化门新建了基地,所以去四队联系工作,只上尧化门,没机会去栖霞山看看,但也能听到一些信息。

知道1979年改革开放后,南京市行动迅速,马上对栖霞开始修复,整修工程于1980年10月竣工,并移交佛教协会管理。尔后几十年里栖霞山进入恢复、发展的快车道,寺庙、山亭全部修复;山坡植树力度、景观效果前所未有;环境道路面貌焕然一新;各处景点整修,渐次开放。2009年栖霞山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0年12月,栖霞山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国家森林公园。这段时间里,笔者因勘探单位改革,为单位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发展而卖力,直至退休后多年都未出去旅游过,栖霞山离得虽不远,也未再次去过。然而平常对栖霞山有关信息还是十分在意。


今年五月底,镇江有单位专门派车,邀请我上栖霞山一游,我欣然同意。这是我时隔四十多年再上栖霞山,再识栖霞山。时已初夏,略显炎热,游客不多,倒也清静。我和夫人绕过明镜湖,过山门,来到月牙池。池水清净,正北倒影着一千年古刹,那就是栖霞寺。寺前广场有两个碑亭,一是“明征君碑”,一是“摄山栖霞寺碑”(又称“江总碑”),碑亭内昏暗看不清,只能拍摄碑亭外貌。过大殿,见到栖霞寺舍利塔,有少数游客绕塔行走以祈福。再向北就是“千佛岩”,六朝石窟。用手机对舍利塔及石窟一一拍照,以留资料。

“千佛岩”北,山坡有石阶可通山顶,石阶道林木深深,十分阴凉,有三、五游客结伴爬山,我也跟随其后。爬了一程,有石桥过涧,到乾隆行宫遗址处,我估计还在半山腰,为免过于劳累,我停止爬山,慢悠悠地下山了。

尽管有时间的约束,很多景点不及细看,然而此行收获颇丰,很多不知道的,不清楚的,终于有了一定认识。此行让我了解栖霞山历史文化之深厚,知道栖霞山历史文化之特色。

栖霞山最有特色的是佛教文化的传承,其并不单于它在唐代时就规模浩大,有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的名声。也不单于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因为,南京是我国南方佛教兴起之地,高僧辈出,多有建树。除了栖霞寺开创的三论宗外,还有禅智者大师在瓦官寺弘法后去天台山创了天台宗;法融禅师立牛头禅于牛首山。主要是栖霞山有其他名山名寺不具备的佛教镇山镇寺之宝:碑、塔、窟,我称之“唐碑隋塔六朝窟”。

唐碑,就是位于寺门外的“明征君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南京地区保存最好、最大的唐碑,在全国现存唐碑中,也是极罕见的珍品。碑为唐朝上元三年(676年)所立,全名“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碑高2.74米,宽1.31米,厚0.36米,是高宗李治所撰,唐代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王知敬篆额。碑文33行,行74字,全文2376字,现尚存2363字仅缺13字。字迹清晰可辩,书体为行书。

唐碑,全国其他名山名寺或许也会有,但保存如此完好,字迹如此清晰,极具研究价值者就不多,就连碑材也是无价之宝(下文会提及),所以“明征君碑”是镇山镇寺之宝。

说到碑的时代久远,其实栖霞寺山门前还有一块时代更早的南朝碑,该碑立于南朝陈朝祯明二年(公元588元),叫做摄山栖霞寺碑。碑文是南朝著名文人江总写的。唐朝诗人韦应物曾在诗中写道:“若到栖霞寺,先看江总碑”。江总碑是栖霞山第一块名碑,很可惜,这块碑在唐武宗会昌年间灭佛时候被破坏了,现栖霞寺只保留残块,明征君碑”是唐高宗所撰,唐武宗哪敢破坏,故而得以存留。

隋塔,就是栖霞寺舍利塔,是中国五代时期的佛教石塔,是中国最大的舍利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初(601年)杨坚下令全国八十三州同期兴建舍利塔,栖霞寺舍利塔被列为榜首。其整体结构紧凑,雕饰华美,塔八角五檐,用花岗岩建成。分5级8面,高18.04米。

第1 层刻释迦本行故事。第2层8面雕四天王、释迦骑象图和石门,每两面之间界有石柱,柱上刻金刚经,四天王像侧还刻有"作石人王文载"、"丁延规作石、匠人徐知谦"等题名。第2至第6层,每面都雕有2佛龛,每龛内有一佛趺坐。隋时复修原为五层方形木塔,现存的平面八角形密檐式石塔系南唐(937~975)时高越、林仁肇重建。由于该塔过于残损,1931年由建筑学家刘敦桢负责设计施工,大体恢复了旧观。它是研究南唐建筑的重要实例,中国佛塔艺术的精品之作,是南方非常少见的密檐式塔。

六朝窟,就是千佛岩。明僧绍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直到南朝齐永明七年(489年),三圣像才得以完成,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于是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的佛像始有515尊,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分凿于294个佛龛中。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其中有不少是明朝隆庆年以后雕凿的。连南朝在内,共有佛龛349个,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号称千佛。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东飞天石雕像就在中102号佛龛中,这个洞龛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隐约可见。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中国所发现的最东部的 "敦煌遗迹"。

窟分布于凤翔峰,中峰、东峰的诸景点。近年考察,又在龙山、中峰、栖霞行宫等处岩壁发现大小不等的佛龛近30余处。新近又有反映,凤翔峰东坡“裤子裆”也有古佛龛,俗称“惩罚佛”。栖霞山除千佛岩,其他地方究竟还有多少佛龛?此乃是谜。

笔者观看佛龛诸石刻像,总觉造像表面纹理不清,有点怪怪,不知是何原因。后见资料,云:1925年栖霞寺主持僧将千佛岩造像除无量殿入口两侧观音、势至2像外,全用水泥涂缮,故现外观已非原貌。笔者不知这个主持僧因何要用水泥对造像通身涂抹?这个匪夷所思的行动实在是个谜。

栖霞山千佛岩的石窟造像,较大同云岗迟31年,但比洛阳龙门早17年。故千佛岩被誉为“江南云冈”名闻中外,它除了是六朝的佛教文化外,还六朝书法、六朝艺术。它是我国佛教文化、石窟文化的瑰宝。

栖霞山有唐碑隋塔六朝窟”的佛教文化特色,足以见证其佛教发展历史的兴衰,足以证明其佛教文化底蕴之深厚。

地学文化资源相当丰厚也是栖霞山文化的主要特色,明朝的南京本地状元焦竑写的碑文《栖霞寺修造记》云:“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可我们以前对栖霞山的水并未予以关注,多敬拜山,未必叩问水,栖霞山三山二涧,我们多爬过岭,未必穿过涧,以前我就没在意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明镜湖,还有月牙池。并不知栖霞山山中有好多泉水,现在有名的还有白乳泉、白鹿泉、品外泉、珍珠泉。明镜湖其实就是山上的泉水流下来汇集而成。

栖霞山有大量灰岩存在,有岩溶发育的条件,人们可能只注意到一些地表岩溶地貌。可还有许多岩溶景观史无所载,人所不知,例2005年初,栖霞行宫范围内的“卧云景区”,在山林整治中发现达万余平方米的岩溶景观。这处在史籍上全无记载,但在历史上一度辉煌过的罕见岩溶景观,极有可能是被历史上一次泥石流和山体塌方所掩埋。

还有前文说及的栖霞组、象山群等地层名称的命名地,南象山运动的创名地。还有象山群厚层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河流相沉积,结构致密均一,是开凿石窟。雕刻佛像的佳品,栖霞千佛岩等石窟均开凿于此岩层中。

更让人称奇的是“明征君碑”的碑材,专家称是取自栖霞山的栖霞组棘屑灰岩,这不算奇,奇的是碑表面有众多的梅花状斑纹,实为海百合茎化石,据资料有云,曾有人统计过,有22000多个化石(笔者存疑,光统计碑材表面可见者或可行,碑材内部能扫描统计清楚?)。这说明碑材取材处古生物化石堆积是何等密集,古人可能并不认识这些几亿年前的浅海动物,然而由于他们的欣赏,为我们留下了这极为珍贵的化石标本,这块化石标本已保留有一千四百年,是我国最古老的化石标本。

鉴于此,所以有人建议栖霞山列为江苏十大地质遗迹之首。


栖霞山文化另一特色就是帝王文化。我国众多名山名水也会有帝王文化的印痕,然而栖霞山的帝王文化印痕就较为厚重。上说的栖霞山镇山三宝,唐碑与唐高宗,隋塔与隋文帝有着直接的联系,栖霞山六朝以来历代开凿的石窟也无不与当时的帝王文化有关。又资料表明,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留下各自深浅不一的印痕。其中有:据《史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北返时登临摄山(栖霞山),有彰显四海一统、雄视千古之意。有明永乐、万历二帝南巡时,都也曾游历此山,地方官府还在寺后中峰建行宫,为万历驻跸之所。

清乾隆留下的帝王文化印痕就更多,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景致岗上至今还留有为他修建的“栖霞行宫”、“御花园”遗址及凤翔峰下方右侧,负责保卫乾隆皇帝安全的御林军所在地的小营盘遗址。栖霞山好多景点也是乾隆题名,如“玉冠峰”、“彩虹桥”、“太古堂”等。他共计题诗119篇,书写楹联、匾额50余幅,碑文三通。

俱往矣!很多帝王文化为历史尘埃所掩埋,今人还有谁记得乾隆那119篇诗词,就连他为栖霞山冠名的“第一金陵明秀山”,后人也觉过于浅白。


笔者还以为,栖霞山在表现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另有特色。牛首山的岳飞的抗金古垒遗址是向人们展示怒目金刚,誓死保卫家国的民族气概。而栖霞山的桃花涧却是另一种氛围。

孔尚任的戏曲《桃花扇》说:1645年4月,清兵攻破扬州,南京一片慌乱,李香君得同伴相救,逃至栖霞山葆贞庵避难,光阴荏苒,转瞬八年,香君日夜思念侯朝宗,恹恹成疾。一日,朝宗不期而至,久别重逢,香君不禁喜出望外。不意朝宗一卸风衣,呈现一衣清装,业已蕹发易服,依附清朝。香君大惊,知已变节投敌,乃严词斥责,并撕碎定情扇,以示决绝。朝宗自怅,自惭形秽,乃黯然而去。李香君品行高洁,侠义美慧,明大义,有气节。她在此隐居,死后葬于桃花涧畔丛林。

如今桃花涧中的桃花湖和李香君墓隔路相对,栈桥、古枫、桃林、亭榭、湖水、叠浪岩、天开岩、御花园环绕期间。

栖霞山显示的民族气节是种悲壮。


此外,栖霞山还有明僧绍开始的隐逸文化,陆羽开创的茶文化等等中华传统文化,栖霞山的文化储存和积累过于深厚,栖霞山是文化名山。

栖霞山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了历代诸多名家慕名而来,历代名家对栖霞山不断的拜读,不断的探索。因为栖霞山岂是一次两次能拜读尽,一朝一夕能参悟透,于是有些名家干脆在栖霞山隐居下来。这本身就是文化现象。

六朝宋齐时,山东名士明僧绍,志在讲学研究,不愿做官,先隐居连云港掩榆山,在“栖云精舍”讲学,后退至建康,隐居栖霞山,在栖霞山践行他的隐逸文化,后他的志向倾向佛学,并将宅舍捐为庙产,延请高僧法度来此讲经并担任主持,他的“栖霞精舍”就是后来的栖霞寺。

唐时陆羽也来隐居栖霞山,据云:陆羽本擅长方舆地理之学,他对湖州的方舆地理、掌故逸事了如指掌,著有《吴兴图经》、《抒山记》等。他奔栖霞而来,是为山水之美,还是为文化之深?笔者以为兼而有之。他在栖霞山两年多时间里,完成了他后来述著《茶经》的实践准备与理论准备,尔后在长兴“妙喜寺”内完成了自己的述著。他们走进栖霞山文化,另有建树,或是壮大发展了栖霞原有文化,或是创造新的文化,又汇入栖霞文化长河中。栖霞山成就了他们,他们也回报了栖霞山。



上述,只是笔者几番认读的汇聚,认识粗浅而有限,仅是自己在认读道路上的一个逗号而已。栖霞山还有好多景点我还未去过,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许多不为我知的领域,所以我对栖霞山认识的步伐不能停,也不会停。有机会还想去爬爬山,平常更要用心,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学习别人的认识,多方面丰富自己的见解。

青山长在,人生苦短,人们对名山的认识是有限的,进程是渐进的。



2021.6.18

编钟图片高清大图

崖柏手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