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是古代人们用来修容饰面的日常生活用具。自齐家文化(距今约 4300~3500 年)首次发现以来,铜镜历经战国、两汉、唐代三个重要发展时期,直到明代随着玻璃镜的出现而逐渐被取代。它铸造精良,图文华丽,铭文丰富,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艺术瑰宝。
汉代是铜镜发展史的繁荣鼎盛时期,主要镜类有蟠螭纹镜类、蟠虺纹镜类、草叶纹镜类、星云纹镜类、规矩纹镜类、铭文镜类、画像镜类等,其中草叶纹铜镜和星云纹铜镜西汉时期较为流行的两种镜类。
汉草叶纹铜镜
临沂金雀山6号汉墓出土
直径13.9厘米
圆形,圆钮,柿蒂纹钮座。钮座外为双线方栏,篆书铭文为“见日之光,长勿相忘”,凹面双线方栏四角伸展出对称花枝纹,四边中间以短线连接四带座乳钉,乳钉两侧为二叠式草叶纹。内向十六连弧纹缘。
汉草叶纹铜镜
临沂金雀山34号汉墓出土
直径13.5厘米
圆形,圆钮,柿蒂纹钮。座外方栏,方栏外为四柿蒂纹座乳钉,方栏四角伸展出对称花枝纹。内向十六连弧纹缘。面平。
汉连峰钮铜镜
临沂金雀山32号汉墓出土
直径7厘米
圆形,连峰钮。钮外为凸宽带纹和斜线纹带。内向十六连弧纹缘。
汉星云纹铜镜
临沂金雀山33号汉墓出土
直径10.9厘米
圆形,连峰钮。钮外饰八枚小乳钉,主题纹饰以四带座乳钉分为四区,每区各有七枚小乳钉以曲线相连,其外为两周凸弦纹。内向十六连弧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