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澳洲野犬的图片,很多读者不由得惊呼:这不是邻家阿黄吗?澳洲野犬和我国土生土长的中华田园犬长相的确很像,以至于很多网友说,中华田园犬就是澳洲野犬的祖先,一部分中华田园犬被带到了澳洲重新野化,成为今天的澳洲霸主——澳洲野犬。怎么样,听了这种说法是不是感到自信心爆棚?
然而,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下面动物志结合近十几年学术界做的家犬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给澳洲野犬寻根溯源,并阐明它与中华田园犬之间的真实关系。
澳洲野犬的祖先是谁?首先,基因分析告诉我们,它更接近于家养的狗,而不是野生的狼。也就是说,狼先驯化成狗,然后一部分狗又重返澳大利亚野外,成为澳洲野犬。
基因检测发现,全球的狗有六个线粒体支系(A~F),51个单倍型。线粒体为母系遗传,同一个线粒体单倍型就是从同一个母系祖先传下来的。所有澳洲野犬以及20%的新几内亚歌唱犬都属于线粒体A29单倍群,这说明它们有同一只“超级外祖母”。
大洋洲之外,这个单倍型仅见于喜马拉雅山以东的犬种,在中华田园犬中A29占2%,在东南亚土狗中占1%,在婆罗洲占12%,此外,阿拉斯加犬、哈士奇犬和西伯利亚雪橇犬等几个北方犬种也存在这种单倍型。
考虑到现今所有的狗都是1.6万年前驯化于华南地区的一群狼,那么澳洲野犬的迁徙路线就大致勾勒出来了:华南→东南亚→马来群岛→新几内亚→澳大利亚。
那么,澳洲野犬是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到达澳洲的呢?以往学术界最为流行的是观点是“南岛人说”。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南岛人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占领了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大大小小的海岛,远至新西兰、夏威夷和复活节岛都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而且,南岛人是养狗的。
该假说也与考古学证据相符,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澳洲野犬遗骸大约有3300年左右的历史(来自来自西澳州东南部的曼杜拉洞穴),而南岛人占领波利尼西亚群岛差不多也是在3000多年前。
然而,“南岛人说”也存在致命缺陷。首先,澳洲并不是南岛人的地盘。南岛人肯定到过澳洲,但由于澳洲有土著居民,他们没能在这里站稳脚跟。澳洲土著为棕种人,约6.5万年前从东非沿印度洋海岸一路迁徙过去,而南岛人是东亚人。不过,南岛人没有成功殖民,并不代表带去的狗也一定不能。
第二个缺陷,科学家对波利尼西亚人的狗也进行了线粒体DNA测序,发现它们属于Arc 1和Arc 2这两个单倍型,不是澳洲野犬的A29。
第三个缺陷最为致命。细胞核和线粒体DNA都显示澳洲野犬有两大分支,西北澳野和东南澳野分化已有8300年之久,而东南澳野和新几内亚唱犬分家只有7800年。
这说明,澳野的产生不是在澳洲大陆,而是在大洋洲另外一个地方(最可能是新几内亚),然后兵分两路杀进澳大利亚的。而且这个时间节点应该在8000年以前,比南岛人的扩张早得多。这可以说直接否定了“南岛人说”。
科学家又对澳洲野犬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进行了分析,发现有两个Y染色体单倍型:H3和H60。H3在东亚和北欧都有出现,H60则源于东亚H5的突变。澳洲东北的野犬和新几内亚唱犬都是H60,澳洲西部只有H3,而南部同时有这两种但以H3为主。
Y染色体结果同样支持澳洲野犬的祖先来自东亚,它与新几内亚唱犬是姐妹群,以及它分两拨进入澳洲这些结论。
狗在华南地区被驯化以后,传播非常迅速,用了2000年就横跨欧亚大陆(欧洲1.4万年前狗的遗骸为证),同样它们也能很快到达亚洲最南端,在冰期(1.2万年以前)海平面很低,马来半岛和巽他群岛是连在一起的。
但是,巽他群岛和新几内亚早就分开了,中间的海峡至少有50千米宽。野犬游不了那么远,必须乘船才能过去。最大的可能是,当时巽他群岛的先民可能曾经乘着简易的小木船漂洋过海,来到新几内亚,狗就跟过去了。
大洋洲缺乏可以制约野犬的大型食肉动物,而当时新几内亚、澳洲大陆以及托雷斯海峡的一些海岛都还连在一起(约8500~6500年前分开),因此野犬很快在这些地方扩散开来,尽管把他们带过去的居民未能在此立足。
澳洲土著可能很快接纳了野犬,并帮助了它们扩散。从那时起,澳洲野犬和新几内亚唱犬就与外界的狗隔离了,直到欧洲殖民者到来。
澳洲野犬的产生充分证明了狗的扩张虽然借助人类,但不依赖于人类。由于南岛人未能在澳洲立足,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成果如农业、鸡和猪都没有惠及澳洲,但狗早在它们之前就偷偷跑过去了,并以独特的方式生存至今。
澳野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之前还有个旁证。狼和狗都有个AMY28基因,这个基因与淀粉酶合成有关。新石器时代以后种植业蓬勃发展,人类有粮食吃了,那些在东亚、欧洲与人类一起享受农业文明的狗,该基因的拷贝数都大大增加了,而澳洲野犬却与狼、哈士奇一样,只有两个该基因的拷贝,消化淀粉的能力还很弱。
澳洲野犬下了南洋,它们的祖先还有一部分后代留在华南以及东南亚大陆上,理论上讲,这些“留守犬”就是澳洲野犬最近的亲戚。20世纪90年代就有很多犬科专家持这种观点,将新几内亚唱犬和泰犬(东南亚野犬)都作为澳洲野犬的同类,相应的,中国土狗就是它们的近亲。
然而基因分析证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低估了狗和其主人——人类的迁徙能力。近几千年来,东南亚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至少三次给该地区狗种群的遗传结构带来了深远影响。
第一次是南岛人的迁徙。南岛人将当时东南亚的狗带去了波利尼西亚群岛和新西兰,这些狗就是波利尼西亚土狗——澳洲野犬的表亲。因为澳洲大陆已经有土著人和野犬了,南岛人和他们的狗都来晚了,未能成功殖民
新几内亚是澳洲野犬和波利尼西亚土狗迁徙的共同中转站,因此这里既有澳洲野犬的线粒体单倍型A29(占20%),也有波利尼西亚土狗的单倍型Arc 1(占7%)。
第二次是侗台人的迁徙。从炎黄时代到秦汉,侗台人为了扩展新的生存空间,不断从我国南方迁往东南亚,当地原来的狗基本被侗台人的狗取代了。
澳洲野犬的Y染色体单倍型H60是东亚H5的突变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父系祖先。然而H5现在在东南亚已经十分罕见,在台湾却很常见。这说明澳洲野犬祖先在东南亚大陆上基本没有活着的父系后裔了,只有在台湾这些海岛上还有残存。
澳洲野犬的母系单倍型A29在东亚和东南亚都还存在,但对更长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分析得知,亚洲的A29和大洋洲的A29是有区别的。这意味着,它们虽然都是A29始祖(1.6万年前华南地区的A29母狼)的后代,但不属于同一支。如此看来,澳洲野犬的最晚母系祖先在亚洲已经绝嗣了。
第三次是中国人的迁徙。我国学者研究发现,距今7000至2000年前,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的狗基本属于线粒体A1b亚支(有的文章写作A2),澳洲野犬和波利尼西亚土狗都是这个亚支的。然而,今天的中华田园犬却很少有A1b亚支的。
汉朝以后,大量边疆地区的狗涌入,原来中原地区的狗很大程度被取代了。澳洲野犬虽然来自东亚,但它是东亚原生狗南迁的后裔,中华田园犬则是后来者的子孙,两者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根据遗传学分析,澳洲野犬和非洲的巴仙吉犬一样,都属于狗的基础类群。所谓基础类群,就是在狗的进化早期分化,位于其共同祖先附近的分支。这意味着,澳洲野犬代表了早期未分化犬类的一个独特隔离种群,与现在任何一种家犬的亲缘关系都很疏远。
在古代,东西方的狗一直存在小规模的基因交流,但澳洲野犬在8000年来一直处于隔离状态。因此,虽然中华田园犬长相与澳洲野犬相像,但它与澳洲野犬的关系比与吉娃娃、博美、贵宾、柯基这些长相千奇百怪的犬种还要疏远。
有的读者可能不服,既然澳洲野犬和中华田园犬不是近亲,那为什么长得那么像?这是因为它们都没有经过人工选择,狗在自然选择下就会演化成这个样子,亚洲南部的狼也是长类似样子,这种现象叫做平行演化。
从澳洲野犬的早期遗骸来看,最近3000多年来它的形态没有任何变化,足以说明它没有经过人工选择。中华田园犬也是在我国古代农耕社会发展起来的自然犬种。欧洲一些犬种独特的长相是最近几百年人工培育的结果。
中华田园犬有乳白、黄、黑三个色型,澳洲野犬也是。但澳野绝大部分为黄色,这可能反映了它遗传多样性比土狗低的事实。
澳洲野犬是一个奇迹,东亚人没有做到的殖民澳洲,东亚的狗却做到了。野犬进入澳洲之初也曾是入侵物种,导致大量本土有袋动物灭绝。但现在,它已经被澳大利亚政府接纳,很多州将它列为受保护的动物。
然而,这个奇迹却正在消失,欧洲人殖民者到来以后,由于与他们带来的流浪狗杂交,纯种的澳洲野犬已经越来越少见了。澳洲野犬的表亲——波利尼西亚土狗,当年就是因与欧洲来的狗混血而消失的。
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用不了多少年,澳洲野犬就会变得与普通的流浪狗无异。现在,澳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对弗雷泽岛、塔南沙漠等血统未受污染的纯种野犬做好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