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除了“猫奴”、“狗奴”,更是有一批“鸟奴”,他们经常在网上晒自己养的宠物鸟,其中就属各种鹦鹉的表情包最多。这群人常常说:我养的可能不是鹦鹉,而是沙雕。
下面请先简单欣赏一下:
这货是鹦鹉,不是鸡,编辑也是才知道的。
绚丽的羽色、活泼的性格加上模仿人言的能力,使鹦鹉常常成为人类的宠物。所以我们不妨在给它们制作表情包之余来多了解一下鹦鹉——跟同类在一起时,它们才是真的快乐。
找个伴侣嘤嘤嘤
即便没亲眼见过鹦鹉的人,也很容易把它们跟别的鸟儿区别开来。今天世界上的300多种鹦鹉,都有两个绝不会认错的特征:一副厚实而弯曲的嘴喙,可以轻松咬开坚硬的种子;鹦鹉的双脚各有4个脚趾,2个向前,2个向后,可以像人手一样抓握东西,还能帮助它们在垂直的树干、岩壁和铁丝网上轻松攀爬,如履平地。
鹦鹉的特征:一副厚实而弯曲的嘴喙 图片来自:123rf.com.cn
鹦鹉的特征:双脚各有4个脚趾,2个向前,2个向后。图片来自:123rf.com.cn
鹦鹉生活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和部分温带地区,尤以大洋洲和南美洲的种类最为丰富。各种鹦鹉除了羽色不同,个头差别也很大。
南美的紫蓝金刚鹦鹉从头到尾长达1米,新西兰的鸮鹦鹉重达3公斤,而太平洋岛屿上的侏鹦鹉仅有10克重。
紫蓝金刚鹦鹉 图片来自:123rf.com.cn
新西兰的鸮鹦鹉
一般而言,个头越大的鹦鹉活得越久,麻雀大小的虎皮鹦鹉能活7岁以上,稍大一圈儿的鸡尾鹦鹉能活20岁,而葵花鹦鹉、金刚鹦鹉这些大家伙的寿命甚至可以超过50岁,几乎跟人类一样长。漫长的生命,使鹦鹉有足够时间谈情说爱,寻找中意的另一半结成终身伴侣,共同养育后代。
虎皮鹦鹉是最常见的宠物鹦鹉,它们成年后两两配对结成终身配偶。
大部分鹦鹉在休息和繁殖时“入对”,平时觅食、迁徙却并不“出双”,而总是呆在嘈杂喧闹的集体中,十几只、几十只甚至成千上万只一起活动。
在澳大利亚内陆,虎皮鹦鹉、鸡尾鹦鹉和葵花鹦鹉常常结成数千只的大群,远看犹如蝗虫一般。只有少数习性特殊的鹦鹉喜欢独自生活,比如不会飞的鸮鹦鹉。
野外结成数千只的庞大虎皮鹦鹉鸟群
拉帮结对嘤嘤嘤
在鸟类中,鹦鹉的“社会化”程度是相当高的,可以跟哺乳类中的大象、海豚相媲美。同一群体里的各个鹦鹉家庭,不一定有血缘关系,社交互动却挺密切。
拿南美洲的灰胸鹦哥来说,每只鹦鹉在大群中除了自己的配偶,通常还有几只关系好的小伙伴,觅食和飞行的时候经常一起活动,而对群里的另一些鹦鹉则很少搭理。它们之间还会时不时打斗几下,根据各自的战斗力排出上下等级。
南美洲的僧鹦鹉,平时经常和配偶之外的三五“好友”一起活动,却很少联系大群里的另一些同伴。
在南美丛林的河边土崖上,时常能看到好几种色彩斑斓的鹦鹉聚集在一起,大口大口地啃食黏土,哪怕弄脏羽毛也不在乎。这是它们补充微量元素、中和食物毒素的必要措施,也是绝佳的社交大PARTY,在这里可以跟其他群体里的“老友”叙旧——甚至种类不同的鹦鹉,有时也会互相交流。而在干旱的澳大利亚,这样跨种族的聚会常常在水塘边上举行。
南美丛林的河边土崖上,小金刚鹦鹉经常聚集在一起啃食泥土,以中和食物里的毒素,顺便跟同类联络感情。
鹦鹉是晚成鸟,雏鸟刚破壳时睁不开眼也没长羽毛,需要父母喂养一两个月到好几个月才能离巢飞翔。但大部分鹦鹉并不擅长筑巢搭窝,而是利用能找到的树洞、岩洞或地洞孵蛋育雏,这样一来“房产”就成了稀缺资源,足以导致平时的好友反目成仇。哪怕是依赖群体生活的虎皮鹦鹉,在繁殖期也经常激烈地争夺巢穴,在笼养环境下甚至能打出鸟命来。
饲主难题:咋分雌雄
对饲养鹦鹉的动物园和宠物主人来说,分清它们的雌雄往往是件麻烦事,甚至要求助DNA检测。这是因为很多种类的鹦鹉,比如各种金刚鹦鹉,雌鸟和雄鸟的羽色、体型、眼睛颜色都一模一样,肉眼几乎看不出差别。
棕榈凤头鹦鹉等大部分鹦鹉都长得难分雌雄
不过也有一些鹦鹉,是男是女一眼便知:
虎皮鹦鹉雄鸟的“鼻子”是蓝色的,雌鸟则是白色、肉色或褐色;
红冠凤头鹦鹉的雄鸟有鲜红的脑袋和凤冠,雌鸟则是一身灰;
红冠凤头鹦鹉的雄鸟和雌鸟,很好分辨对不对。图片来自:zoopicture.ru
红领绿鹦鹉的雄鸟有显眼的颈环,花头鹦鹉的雄鸟脑袋颜色更鲜亮……雄性长得比雌性花哨,自然是为了在求偶时争奇斗艳,赢得姑娘们的欢心。
红领绿鹦鹉的雄鸟有显眼的颈环,这张图也很好分辨。图片来自:worldwildlifeimages.com
鹦鹉当中雌雄差别最大的,当数东南亚和澳洲的折衷鹦鹉(又名红胁绿鹦鹉)。这种鹦鹉的雄鸟羽色翠绿,雌鸟却是鲜亮的红色调,而且幼鸟一长毛就是如此,以至人们曾经长期以为它们是两种鹦鹉!
折衷鹦鹉的繁殖地经常遭遇洪水侵袭,此时双亲只能选择更容易存活的孩子来养。雌性幼鸟比雄性发育更快,可以节省双亲喂养的时间,于是遇到洪水时它们就不要男孩了!
折衷鹦鹉是鹦鹉家族的少数例外,雌性红蓝相间,雄性则是绿色调,反差非常醒目。
嘤嘤嘤个不停
鹦鹉最著名的能力当然是“鹦鹉学舌”,许多人就是为这个才养鹦鹉的。不过真买一只鹦鹉回家的话,最好对它们制造的噪音有所准备——鹦鹉的叫声尖锐刺耳,富有穿透力,而且整天叫个不停,学舌能力强的大型鹦鹉尤其如此。可能还没等你的鹦鹉学会说话,邻居先找上门来找你谈话了。
鹦鹉的“饶舌”,主要出于社交需要。大部分鹦鹉都生活在浓密的森林中,觅食又是分散活动,配偶之间、伙伴之间要保持联络,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停发出叫声,在一呼一应中确认彼此的位置,声音也必须有穿透力。
与其他鸟类一样,鹦鹉通过“鸣管”来发声,但它们的鸣管结构比大多数鸟类更加完善,能发出抑扬顿挫、复杂多变的音节。再加上社交习性中演化出来的发达大脑,给它们模仿人言提供了良好硬件。
来自非洲的非洲灰鹦鹉其貌不扬,却是鹦鹉当中最擅长模仿人言、可能也是智力最高的一种。一般而言,大型鹦鹉的学舌能力较强,而虎皮鹦鹉、牡丹鹦鹉等小型鹦鹉,只有少数训练得当的个体才能清晰地学舌。
非洲的灰鹦鹉 图片来自:123rf.com.cn
实际上,至今为止很少发现野生鹦鹉会模仿其他鸟类、其他动物的叫声,只有人工饲养的鹦鹉才这么做。科学家认为,鹦鹉模仿人言,可能是为了引起主人注意,或者压根就是因为太孤独了无聊学着玩……另外有证据表明,有些会说人话的鹦鹉,真的知道、至少知道一部分自己“说”出的人类语言是什么意思!
鹦鹉的分类
图片来自:123rf.com.cn
说了这么多鹦鹉的社会习性,我们来看看到底有多少种鹦鹉。在现存的上万种鸟类中,约370种鹦鹉自成一个“鹦形目”,主要分为三类:
绯红金刚鹦鹉 图片来自:123rf.com.cn
真鹦鹉总科,种类最多,分布于全球各大洲的热带地区,尾羽有长有短,体型大小不一,包括我们熟悉的金刚鹦鹉、虎皮鹦鹉、牡丹鹦鹉等;
凤头鹦鹉总科,约有20种,分布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及其周边岛屿,是尾羽较短的中到大型鹦鹉,头上长着醒目的羽冠,比如葵花凤头鹦鹉;
新西兰鹦鹉总科,仅有6种,分布于新西兰,包括世界上最珍稀、也是唯一不会飞的鹦鹉——鸮鹦鹉。
由于鹦鹉具有2前2后的脚趾,擅长垂直攀爬,因此和具有类似特征的杜鹃、啄木鸟、翠鸟、戴胜、犀鸟等一同被归入“攀禽类”。但鹦鹉的许多身体特征都不同于其他鸟类,化石又稀少,于是动物学家们长期搞不清鹦鹉的演化过程,只能根据外表推测它们跟鸽子、杜鹃的亲缘关系比较近。
直到2014年,多国科学家共同做了一项鸟类基因组研究,这才发现鹦鹉和鸟类第一大家族——包括喜鹊、乌鸦、麻雀、百灵鸟的雀形目关系比较近,还跟隼类有共同的祖先。
最后,那些想养鹦鹉的朋友,你们真的琢磨好了吗?
撰文 | 宋肖萌
微信编辑 | 小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