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春瓶和梅瓶、赏瓶并称为“瓶中三宝”,是中国瓷器器型美学的巅峰器型。
玉壶春瓶造型通常被认为是从宋代开始的,历朝历代虽然都有变化,但都是以宋代玉壶春瓶为基础,并且认为,宋至元代玉壶春瓶都是实用酒器,只是到了明、清时期,才逐渐变为陈设瓷。鄙人认为,这有待商榷。
玉壶春瓶的造型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这是基本共识,没有异议,请看这件花口玉壶春瓶
瓶高28cm,瓶口11cm,肚径16cm,底径10cm
釉水清亮,釉层透明,光照强度高时,釉色显青黄色,光照强度低时显黄色。
整器纹饰使用刻花、划花技法,纹饰对称布局,花瓣肥厚,立体感强。薄胎,釉层由上至下逐渐增厚,上口沿釉层薄而呈铁灰色,显然是施釉后釉水加温时自然流动所致。
器物造型优美,釉面开片、泥痕清晰可见,圈足五点泥点支烧,颗粒印痕坚硬。
据越窑研究史料,唐以前越窑釉色为淡青(蛋清)色和灰色,唐多黄釉,晚唐时出现了“秘色”。北宋多青釉,少量釉色略微偏青灰色,也有部分为青黄色。
器物纹饰,唐代多采用素面,晚唐、五代逐渐使用刻花、划花、雕花、印花等技法做大面积花纹装饰。
烧造,唐朝发明了匣钵装烧法,在装烧时,仅足尖采用泥点与匣钵隔离烧制,烧成后在足尖部留下垫烧痕迹。
五代到北宋,底部的垫烧位置由圈足移到了外底内部,垫烧物依然采用泥点,泥质里特意加入了石英沙以防止在较高的温度下器物与匣钵粘连,烧成后遗留较多,刮之容易脱落。
本品青黄釉色,刻花、划花纹饰工艺,圈足泥点垫烧且黏连牢固,从这些特征看,应为唐末或五代产品,如是,这件花口玉春瓶表明,唐末至五代,玉壶春瓶已经具备陈设瓷的全部特征,因此,玉壶春瓶器型和最为美化生活的陈设瓷,应是在唐晚期至五代已经成型,宋也只是发扬光大而已。
愚见,缪误之处欢迎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