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即有“秦半两、汉五铢”的说法,秦朝灭亡后,在西汉初期其实仍在使用秦制半两钱。由于当时允许民间私铸,钱制较乱,以致出现重仅一克的超薄荚钱。民间还出现了剪边的半两,一些“精明”的商人将半两钱,用剪刀剪下一圈,并用剪下的铜再铸半两,这样以来,导致货币失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一度的混乱。
面对币制的混乱,吕后、汉文帝、汉景帝都曾做过一些币制改革,但因为各地甚至民间都可以铸币,收效甚微。甚至,在汉武帝期间,因为铸币混乱,引发了吴楚等地发生叛乱。在此背景下,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中央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并正式发行了五铢钱。同时,为了防止剪边,在圆形方孔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围边,定五铢为计重单位。
看到百度百科上说五铢钱是吕后发行的,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吕后只是实施了部分半两钱改革,改秦半两为八铢半两,真正的五铢钱是汉武帝时期正式发行的。
五铢钱轻重适中,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三国时期(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的铜钱类型之一。
在西汉时期的五铢钱有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三官五铢、昭帝五铢、宣帝五铢、元帝五铢、成帝五铢、哀平五铢。另外,还有小五铢,又名“鸡目五铢”。
仅在汉武帝时期,就先后铸行了郡国、赤仄、三官五铢。
郡国五铢:
汉武帝元狩五年(即公元前118年),开始铸行“五铢”钱。面无内郭,背有内郭,重五铢(一铢等于0.673克,古时24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西汉时,一斤为258克)。因郡国共铸,世称“郡国五铢”,这也是最早的五铢钱。
郡国五铢的特征是钱文多短而宽,笔划较粗,字形狭小的少。“五”字两斜划多呈直笔或缓曲。“铢”字较不清晰,且朱字为上方下圆。正面有外郭,背面有内外郭。
赤仄五铢:
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 年),又命京师钟官铸行“赤仄”(轮郭上带赤色)钱,面文“五铢”,铸工精湛,形体比较厚重,以一当五行用。世称“赤仄五铢”。
三官五铢: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 113 年),汉武帝将铸钱权收归中央,由在上林苑的三官统一铸造,面文“五铢”,此币铸工精美,钱文规范。世称“上林三官五铢”。
上林三官是汉武帝在西汉元鼎四年才设立的、专门负责全国钱币铸造的官署及工场,其设置是西汉中央统一币制、掌管铸币权的重要举措。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上林三官应为锺官、技巧和六厩,三官各有官署及铸钱工场。从汉武帝设立上林三官至汉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撤销技巧和六厩两官,三官同时铸钱80余年。两官撤销以后,锺官继续负责铸钱,直到王莽政权结束。
宣帝五铢:
汉宣帝是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在位24年,其五铢钱为洛阳烧沟的二型钱,字体变长,五字竖斜划弯曲加大,宣帝前期竖斜划上下两端略向内收,宣帝后期竖斜划两端更加内收呈左右平行。
元帝-平帝年间五铢:
西汉元帝至平帝年间,即公元前48~公元5年,五铢钱改为洛阳烧沟三型钱,大小轻重与武帝、宣帝时大体相同。主要差异是:五字两条竖斜划上下两端略向外张,交笔处弯曲加大如两个对头的炮弹。
鸡目五铢:
鸡目五铢,即小五铢,直径只有正常五铢钱的一半,是作为五铢钱的辅币使用,就是找零用的。鸡目五铢的直径约1~1.2厘米,重0.6克左右。“五铢”二字与西汉的三官五铢相似,铢字“朱”头方折,“金”头呈箭镞状或三角形,“金”与“朱”大体等高,字文较雄劲有力。很多人误把剪边五铢、或无字、边薄狭窄的董卓五铢称为鸡目五铢,这是一种误解。
五铢钱,因为发行时间极长,从公元前118年一直到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一共使用了739年。除了西汉五铢,还有东汉光武大帝刘秀的建武五铢、东汉灵帝的四出五铢、蜀汉刘备的直百五铢、南朝梁武帝的天监五铢、北魏孝文帝的太和五铢、北魏宣武帝的永平五铢、北魏庄帝的永安五铢、北齐文宣帝的常平五铢、以及隋文帝杨坚的开皇五铢等等,篇幅有限,下期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