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熊犬赏析网

太平猴魁:独特外形的茶品

07-06

太平猴魁:独特外形的茶品

话说第一次喝太平猴魁完全是被“它”夸张的外形所吸引,从没看过那么大的叶子,还扁扁的。内心充满了自我怀疑,我真的是在喝茶吗?不是在吃叶子?

太平猴魁,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还曾经荣获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清咸丰(1859),猴魁先祖郑守庆就在麻川河畔的山中开出一块茶园,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现在,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

这茶称为“太平猴魁”,真实的得名,是清代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猴茶产于猴岗、猴坑一带,是高质量茶,清光绪年间,它也跟别的茶一样,卖不上价。当时猴坑有个祖籍庐江县的王魁成,也叫王老二,为了提高茶叶质量,光绪二十六年(1900)他改变了传统制作方法,一律取两叶一尖的茶叶,制成“两刀一枪”规格,猴茶名声逐渐外扬,被茶商们誉为“王老二魁尖”。

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皆独具一格: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大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太平猴魁其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叶主脉呈猪肝色,宛如橄榄;入杯冲泡,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茶汤清绿,香气高爽。

其品质按传统分法:猴魁为上品,魁尖次之,再次为贡尖、天尖、地尖、人尖、和尖、元尖、弯尖等传统尖茶。产品分为五个级:极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据闻,20世纪初猴魁才诞生,当地有名的太平绅士刘静之规定,只有三和村猴坑、猴岗和颜家的3座山岗上生产的茶叶才能叫猴魁,其余地方生产的茶叶尽管品相同一,也只能叫魁尖。猴魁要生长在阴坡的山谷里才算好,而且要有一定的海拔高度——但又不能太高,重要的是,种植面积还不能太大,周围要有松林、竹林为上,那样猴魁独特的清气才能出现。所以,正宗且高品质的猴魁可遇不可求。

要喝明前太平猴魁的请注意,太平猴魁只在谷雨前后采摘!

太平猴魁的鲜叶采摘特别讲究。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其后3~4天采一批,采到立夏便停采,立夏后改制尖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并严格做到“四拣”:一拣山,拣高山、阴山、云雾笼罩的茶山;二拣丛,拣树势茂盛的柿大茶品种的茶丛;三拣枝,拣粗壮,挺直的嫩枝;四拣尖,采回的鲜叶要进行“拣尖”,即折下一芽带二叶的“尖头”,作为制猴魁的原料。“尖头”要求芽叶肥壮,匀齐整枝,老嫩适度,叶缘背卷,且芽尖和叶尖长度相齐,以保证成茶能形成“二叶抱一芽”的外形。“拣尖”时,芽叶过大、过小、瘦弱、弯曲、色淡、紫芽、对夹叶、病虫叶不要(即“八不要”)。“拣尖”时,剔除的芽叶、单片,均制“魁片”。一般上午采、中午拣,当天制完。

太平猴魁采摘要在晴天进行,雨天一般不采。“拣尖”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短时间摊放,实际上是一种轻度萎凋,使少量失水,便于杀青,同时也有利于内含物的转化,对猴魁香气、滋味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太平猴魁制造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

太平猴魁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泡茶时即使放茶过量,也不苦不涩。不精茶者饮用时常感清淡无味,有人云其“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用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下面是太平猴魁简单的冲泡方法:

1、冲泡茶具上可以选择一个直形的玻璃杯,这样在冲泡过程中就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水中舒展的过程。

2、从包装袋中取出三至五克的茶叶放入杯中,可以将茶叶的根部朝下进行放置。

3、冲入9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第一次冲泡时不要加的太满,到差不多快一半的时候就可以了,等茶叶慢慢的舒展开来、

4、茶叶舒展的差不多时加入第二次开水,等几分钟,等到茶汤温度差不多时就可以进行品饮了。在品饮时不要一次性全部都喝掉,剩下三分之一左右,以便于后面的冲泡。

(自媒体个人微信:needwa55,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哦。)

重庆宠物市场最大的在哪里

珊瑚美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