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年余,凝聚着各界人士心血的全国首部县域石谱一一《紫金石谱》近日由中国大地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广东正式发行,该书由广东省观赏石协会指导、紫金县观赏石协会主编,广东省地质专家、宝玉石专家、赏石文化名家、著名作家、学者执笔,全书共分为六章,对观赏石与观赏石文化、紫金观赏石地质学特征、紫金玉的岩石学及宝石学特征、紫金玉的质量分类及工艺应用研究以及紫金县观赏石文化与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绍和分析,同时还编发了图文并茂、观赏价值和文献价值较高的紫金观赏石图典。有专家指出,该书的出版发行,也为广东省委、省政府当前大力推进的南粤古驿道工作再添姿彩。
为该书作序的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介绍,紫金县,位于东江中游东岸,毗邻南海,群山环抱,溪流潺潺,可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紫金古称永安县,民国改称紫金县。赏石文化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到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从历代文人墨客的“山水诗”,到明末徐弘祖撰写的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乃至清代大作家曹雪芹有《题自画石》,曰“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赏石文化的影子总是如影相随在大文化的左右。直至当代,赏石文化作品更是举不胜举,百花竞艳,美不胜收。
《紫金石谱》还是南粤古驿道边上诞生的全国首部县域石谱。南粤古驿道,是指1913年以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2016年以来,广东省便率先在全国持续深入地开展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先后完成了全省古驿道普查,累计发现分布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103个区县的906处古驿道遗存和233条古驿道,活化了8处南粤古驿道示范段,推进了11条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共780多公里的修复工作,保护修缮了一大批古驿道旁的历史文化遗存,并通过深入挖掘古驿道上的红色文化,打造了若干条红色旅游线路,使南粤古驿道成为广东的一张新名片。此前,广东发布的《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 《总体规划》),贯穿全省21个地级市、103个区县,串联1200人文及自然发展节点,全长约11230公里,共规划1200多处发展节点,其中人文节点959处,包括古驿及相关遗存、历史文化城镇村、文物古迹;248处自然节点,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旅游景区等。紫金地处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五市交界,作为中央苏区,境内古驿道本体资源和红色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紫金观赏石主要划分为岩石类(紫金石)和矿物晶体类观赏石,尤以石英质岩石类观赏石——紫金蜡石久负盛名,其中岩石类观赏石依据颜色、质地、形意和纹饰等美学和观赏价值,分为造型石亚类、图纹石亚类和色质石亚类等观赏石。紫金蜡石往往造型、图纹和色质俱佳,相得益彰,以珍奇的“形、质、纹、色、韵”等科学和美学观赏价值,它优雅昳丽的形意、温润怀璧的质地、美轮美奂的纹饰、绚丽莹蕴的色彩、烛微洞幽的韵致等神意,既可当天然奇石观赏,又是优质的玉石工艺品原材料,极具美学文化艺术魅力。
据广东省观赏石协会会长胡红拴透露,早在去年,该协会便对外发布南粤古驿道周边观赏石资源相关调研报告指出,引起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早在隋唐时期,中原赏石文化随着驿道的开通和延伸在岭南大地上广为传播。南粤古驿道沿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赏石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古驿道保护利用、历史文化传承,加强观赏石文化传承,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途径之一。广东观赏石文化历史悠久,宋朝杜绾所著《云林石谱》记录了英德的英石名声远播大江南北,该书记载名列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的绉云峰即为英石。清代道光甲辰年间梁九图先生在佛山梁园建有十二石斋,收藏黄蜡石十二方。明末清初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对黄蜡石称之曰:“一卷蒸粟,黄润多姿。老人所化,孺子其师”。这些历史的记载都充分体现了广东观赏石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据《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南粤古驿道线路的空间结构分六条古驿道线路和四个重要节点。古驿道分布于岭南各大水系,翻越崇山峻岭、穿谷涉水。古道旁树木葱茏,山溪水流潺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雅致可人的各类观赏石:象形肖物的造型石,犹如神来之笔的图纹石,晶莹剔透、颜色炫目的矿物晶体,揭示生命演化、展现生命之美、栩栩如生的化石,温厚润泽的玉石,文人墨客钟爱的砚石、印章石……物质是文化传承的基石,观赏石是赏石文化传承的载体。充分利用古驿道沿线的观赏石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古驿道的文化遗产活起来。
“广东省是经济、文化大省,更是赏石文化大省,广东不但有各类名石,更有众多的赏石名家、名士和文化学者,这是广东的财富,也是赏石界的财富。”寿嘉华表示,广东人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并以此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勇立潮头,这本《紫金石谱》的出版,也是此种精神在赏石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中的又一表现。
【记者】冯善书
【校对】曹柏英
【作者】 冯善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