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熊犬赏析网

去医院前必看:避免不必要的检查,让你省时省力!

07-18

去医院前必看:避免不必要的检查,让你省时省力!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开始重视起自己的身体健康。

体检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不少医院也推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体检套餐

人们在追求高科技的同时,却忽略了体检的真正意义。

一些看似先进的检查手段,不仅没有必要,反而可能带来危害。

那么,哪些常见的体检项目是我们需要避开的呢?

一、全身ct扫描

全身CT扫描,又称全身电脑断层扫描,是利用X射线计算机技术对人体进行360度立体成像的一种检查方法。

通过旋转扫描,可以获得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连续断面图像,并通过电脑重建出三维立体图像,从而帮助医生全面了解身体内部状况。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进行全身CT检查。

全身CT检查的辐射剂量较高,一次全身CT扫描所接受的辐射量相当于200张胸片的辐射量。

过量的辐射暴露会增加患癌风险,尤其是对孕妇和儿童的危害更大。

美国放射学会的研究表明,接受一次全身CT检查,患癌风险就会增加0.05%。

如果一个人一年内接受多次全身CT检查,累积的辐射量可能会超出安全阈值

此外,全身CT检查费用昂贵,在国内一次检查费用动辄数千元。

对于没有明确症状或体征的健康人群,盲目进行全身CT检查,不仅会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还可能产生过度医疗

一些医院为了牟利,可能会夸大全身CT的作用,忽悠健康人群做这些大型设备检查,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

全身CT扫描的适用人群主要是恶性肿瘤的分期诊断和随访复查。

对于已确诊恶性肿瘤的患者,需要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有无转移,这时全身CT检查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它可以一次性扫描全身,评估肿瘤的整体情况,而无需分部位、多次进行其他检查,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同时,对一些外伤患者,如车祸、跌落导致的多发伤,全身CT可以快速筛查全身受伤情况,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那么,对于普通人群来说,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全身CT呢?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怀疑自己患有恶性肿瘤,需要排查转移;

二是有较严重的外伤史,短时间内难以进行系统检查;

三是长期从事有职业危害的工作,如核电站放射科工作人员等,需要定期进行职业病筛查。

除此之外,即便身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也应先找专科医生咨询,根据病情选择针对性的检查,而非一味要求做全身CT。

二、红外线乳腺癌

红外线乳腺检查,是利用红外线成像技术,通过测量乳房皮肤表面温度的分布情况,来判断乳腺组织是否存在异常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理论依据是恶性肿瘤组织的新陈代谢旺盛,血流量增加,因此肿瘤部位的温度会比周围组织偏高。

检查时,受检者需要上身裸露,在专门的红外线成像仪前保持静止数分钟,

成像仪就会拍摄出乳房皮肤温度分布的彩色图像,根据不同颜色代表的温度高低,来推断乳腺组织是否异常。

红外线乳腺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备受质疑。

研究表明,红外线成像对乳腺癌的敏感性只有40%-60%,特异性也不足80%,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发布警告,反对将红外线成像作为常规筛查乳腺癌的方法,认为目前尚无充分证据支持其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

红外线成像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受检者的体型、皮下脂肪厚度、乳房大小、生理周期、环境温度等,都会影响乳房表面温度的分布。

一些良性病变如乳腺增生乳腺炎等,也可能出现局部温度升高,而被误认为是恶性肿瘤。

相反,一些恶性肿瘤由于生长较深、代谢不活跃,表现为低温或等温区,从而被漏诊。

正是由于红外线乳腺检查的局限性,一些不良商家和医疗机构却利用其操作简单、检查过程无创的特点,片面夸大其作用,误导女性消费者。

她们声称红外线检查可以提前10年发现乳腺癌,号称是"乳腺癌克星",甚至可以完全取代钼靶X线摄影。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体检中心将昂贵的红外线检查作为"标配",忽悠女性多花冤枉钱。

事实上,目前公认的乳腺癌筛查"金标准"是钼靶X线摄影。

钼靶X线摄影是一种专门用于乳腺的低剂量X光检查,通过特殊的摄影技术,

可以清晰显示乳腺内部结构和微小钙化灶,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在85%以上。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钼靶X线筛查,而高危女性(如乳腺癌家族史)可提前到30岁开始。

对于检查发现的可疑病灶,还需进一步行乳腺超声、核磁共振成像穿刺活检等,以明确诊断。

与昂贵的高端设备检查相比,很多人往往忽视了最简单有效的乳腺自检。

建议每位女性从20岁开始,每月按时进行乳房自我检查,熟悉自己乳房的正常结构和感觉,一旦发现乳房外观、大小和触感的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

定期自检加上每年一次的钼靶X线摄影,才是预防和早期发现乳腺癌的关键。

三、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检查是评估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方法,通过测量骨矿物质含量来判断骨骼的强度和质量。

目前最常用的骨密度检查技术是双能X线吸收仪(DEXA),利用两种不同能量的X射线扫描骨骼,根据骨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计算出骨密度值。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弱,遇轻微外力就容易骨折

骨质疏松症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许多中青年人也开始关注自己的骨密度,争相去做骨密度检查。

殊不知,过早或过频繁地进行骨密度检查不仅没有必要,反而可能弊大于利。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建议,65岁以下没有骨折高危因素的女性和70岁以下的男性,没有必要常规筛查骨密度。

即便是绝经后妇女,如果没有其他危险因素,也可以5-10年才做一次骨密度检查。

过早筛查可能导致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反而对健康不利。

一项发表在《内科学年鉴》上的研究表明,50-64岁无骨折危险因素的女性,进行骨密度检查后,有多达2/3的人被诊断为"骨量减少",但她们在10年内发生骨折的风险并不高。

许多人在得知骨密度降低后,心理上会产生恐慌和焦虑,担心自己会骨折。

一些医生可能会给她们开始钙剂维生素D以及抗骨质疏松药物,

但这些药物除了经济负担,还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肾结石消化道症状等。

对于已确诊骨质疏松症并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NOF)建议,每1-2年复查一次骨密度即可,没必要频繁检查。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到疗效,短期内骨密度不会有显著变化。

相反,过于频繁的检查,反而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导致依从性下降,影响治疗效果。

那么,哪些人群需要重点筛查骨密度呢?USPSTF建议,65岁以上的女性和70岁以上的男性,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此外,一些特殊人群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严重肾病患者、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等,也需要密切监测骨密度变化。

对于50岁以上曾发生过脆性骨折(即无明显外伤或仅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骨折)的患者,也建议尽早筛查骨密度,以启动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光靠检查骨密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进行重力运动如快走、慢跑、爬楼梯等,可增加骨密度、改善骨微结构。

合理膳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或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结语

做医学检查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健康,但并不意味着要盲目接受所有检查项目。

有些检查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作为患者,我们有权利和义务去了解每一项检查的目的、风险和益处。

在做检查决定前,一定要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避免过度检查和过度诊疗。

同时,我们也要提高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预防疾病最有效也最经济的方式。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但切忌盲目崇拜"高大上"的检查项目。

参考资料:

云南老年报:CT的辐射对身体有多大伤害?

北京日报客户端:儿童微量元素检测——骗你交智商税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给宝宝做骨密度检查 你被忽悠了多少?

《养老调查系列报道③丨老年人为啥不愿去体检》.重庆民政 2024-01-17

《60岁后体检要注意什么?这3个检查没必要做,别花冤枉钱!》.健康圈 2023-04-01

《别再被骗了!这7个体检项目没必要做,花的都是冤枉钱》. 科普中国 2021-07-31

玉佛禅寺

摩利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