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熊犬赏析网

曾仕强解读三国:揭秘三国历史中的智慧

06-27

曾仕强解读三国:揭秘三国历史中的智慧

品德是最好的个人修养-曾仕强


偷来的玉玺

面对相同的事物,态度往往决定最终结果的好坏。

孙策回到家中,决定用传国玉玺向袁术借兵征讨江东,意图大业。大家都明白,玉玺是死的,兵马才是活的,玉玺只能够锦上添花,并没有实际的作用;

可是拥有兵马,却可以开创事业。用死的玉玺换得活的兵马当然很合算。

孙氏父子二人,虽然性格相似,但对待玉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孙坚为保住玉玺,不惜与众人为敌,白白牺牲掉性命;

而孙策明白,与其守着不能发生功效的玉玺,不如以此向袁术借兵,借机离开袁术去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如果他还为了守住玉玺,耽误长远的整体发展,相信他是对不起玉玺,也是对不起他父亲的。

好在孙策在这方面绝顶聪明,他懂得通盘考量,有所取舍,其远见卓识胜过父亲一筹。

袁术即使得到玉玺,但他无才无能,最后只会反受其害。他以为有了玉玺,就可以当上皇帝,那是痴人说梦。

既有目标,又能够靠自己的实力去实现,才叫理想。袁术的皇帝梦,充其量只是自娱自乐的幻想而已。

孙策并没有一开口就对袁术说自己有玉玺,而是一见袁术就哭诉,表示自己要报父仇,因为替父报仇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理由。

袁术不知道孙策会用玉玺跟他交换兵马,说父仇应该报,可是借兵免谈。孙策这时才道出自己手中有玉玺,问如果用玉玺作为抵押,能否借得兵马。袁术闻听喜出望外,马上改变了态度,当下答应借给孙策三千士兵,五百马匹。

提出要求之前,要先给自己和对方设计好恰当的理由。孙策正是以报父仇作为自己开口借兵的理由,同时也给了袁术一个用兵马交换玉玺的台阶。

如果没有前面的铺垫,后面不可能进展得如此顺利,也难以收到这么好的效果。

孙策当下把玉玺交给袁术。其实这样做非常不安全。因为袁术随时可能以玉玺本非孙策所有为由,在得到玉玺后拒绝交付兵马。

但合理的冒险有时是必要的,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风险都不愿意承担的话,那也难成大事。之所以称为合理的冒险,是因为孙策的做法是建立在对情势准确的把握之上的。

他明白自己与袁术相比处于明显的弱势,倘若提出先借兵马后给玉玺的要求,袁术是断然不会答应的。因为万一孙策得到兵马而不给玉玺,袁术岂不是为天下人耻笑?另外,以袁术目前的地位,也不至于拿了玉玺不给兵马。

基于这样的分析,孙策这才决定先交出玉玺,否则这门生意根本做不成。孙策善于分析情势,敢于合理冒险,注定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孙策带领借来的三千兵马踏上征途。路上,孙策巧遇故友周瑜。孙策和周瑜从小一起长大,亲密无间,所以两人再次见面也是老友重逢,倍感亲切。况且,孙策刚刚用玉玺换得兵马,正欲大展宏图。

在这个节骨眼上,周瑜如同从天而降,在完全没有邀约的情况之下,与孙策不期而遇。让周瑜这么一个关键人物适时出现,实在是老天的善意安排。

即使是在通讯如此发达的现在,就算事先有约,都可能要相互寻找半天,更何况是在当时那样的条件之下。而这种看似不经意的邂逅,正是老天对孙策最大的眷顾。

周瑜了解到孙策的雄心壮志之后,内心也非常振奋,于是便将自己心中的肺腑之言和盘托出。

他建议孙策,若想成就大业,便要广揽人才。因为一切事情都是以人为本,没有人才,徒有志气和理想也是空谈。

孙策对周瑜的建议深表赞同,从他千方百计收服太史慈的举动可以看出来。当时,孙策一行十余人探看刘繇营寨,刘繇的部将太史慈请战捉拿孙策,被刘繇拒绝。

太史慈自己出战拦截孙策,二人从马上打到马下,由山上战至谷底,不分胜负,最后时至黄昏,风雨骤起,双方大队人马赶到方才收兵回营。回营之后,孙策命人将与太史慈打斗时撕烂的战袍悬挂在账中。众将不解何意,周瑜正要说破,却被孙策拦住。

大家可以看到,孙策和太史慈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太史慈一心只想与孙策在武艺上一争高下。武艺高强的人十有八九都是这种想法,张飞开口就是:你敢跟我打个几百回合吗?关羽也是这样,提起谁都不屑一顾。

所以不只是文人相轻,武功好的人照样看不起对手。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如果身为一名武将,还未开战就认为自己必败无疑,那还怎么去打仗呢?

但是孙策不一样。他不是一个喜欢争强斗狠的人,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去体会。

一个人想要成就大事,单靠武力是不够的。除此以外,还要知人善任,才能胜人一筹。

孙策在群雄当中之所以可以后来居上,闯出一片天地,就是因为他有赏识人、说服人的大度量。

第二天再战的时候,孙策却不见太史慈,为什么?我们总以为身为老板,都希望自己的手下好好表现,其实并不尽然。老板与部属也有派系之分,让与自己不同阵营的部属表现越好,岂不是越让自己难堪?

所以太史慈虽是刘繇的战将,但因他不是自己的亲信,刘繇便看不得太史慈太过能干。第一次太史慈执意出战,已经让刘繇怒气难平,第二次自然坚决不会再给太史慈出风头的机会了。即使派出的其他将领不是孙策的对手,刘繇也心甘情愿,觉得这是自己的权利。

拒绝太史慈出战的刘繇很快就被打败,孙策随即攻破了城池。中国人非常聪明,发现平地难守,便砌砖围墙,这样城池就易守难攻了。

攻城者若想取胜,必然死伤众多。而一旦城破,城中的人也难以逃脱。按照常理来讲,孙策既然能够攻破城池,定会有办法让太史慈无法脱身。

但他却预留了一条生路给太史慈。可见,想要置人死地还是留有活路,采取的处理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有时我们能够幸运地走出困境,千万不要把功劳完全归于自己,有人在暗中相助也说不定。

孙策得知逃脱后的太史慈在泾县招募兵勇要为刘繇报仇时,就按照周瑜的计策三面攻打泾县,并在城东设下埋伏生擒了太史慈。

太史慈被押见孙策,孙策以礼相待,太史慈并不予理会。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太史慈一开始就马上表示投降,孙策会作何感想?他一定会认为此人太不可信,现在归降于我,以后还会再投靠别人,说不定一翻脸又把太史慈杀掉了。

可见在紧急情况下,人的临场反应非常重要。但这种本能反应是装不出来的,它是个人修养的表现,是一种长期的积累,也是一个人的命运。太史慈被擒后,完全是一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的态度,反而使得孙策对他更加地敬重。

孙策再三吐露对太史慈的英雄相惜之情,诚请太史慈入账。太史慈进入孙策账中,见到孙策悬挂着与自己相斗时留下的破烂战袍,他是什么反应呢?

他第一感觉肯定会认为很奇怪,因为我们说过,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他转念一想,会觉察到孙策很在意两人之间的那场搏斗,慢慢也会认识到孙策为了收降自己,当时是手下留情了的。

想到这里,太史慈难免会为孙策的良苦用心而有所感动。其实,这正是孙策的高明之处。人与人之间,与其不断地用语言去刺激、去说服,不如创设一些情境,让对方在情境当中去感受、去领悟,这样无声胜有声的说服力更大。

现在孙策就是用这种办法,他把破烂的战袍挂在那里,让太史慈自己去感受,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

终于,太史慈被孙策感动,归顺于他。

太史慈为什么愿意投降?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谈一谈。我们认为“三国”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三个国家。

只是因为所拥立的集团不一样,所以暂时分成三个不同的阵营。这样理解就会明白,《三国演义》记录的是同一个国家里面不同势力相互竞争的历史。

如果“三国”是三个国家,那任何人的投降都是叛国行径,那还得了?对于中国人来说,只要牵扯到国家利益的问题,那是非常严肃的。只要通敌叛国,出卖国家利益,绝对是不赦之罪。

太史慈的投降,其实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讲的跳槽。孙策费尽苦心招揽人才,而太史慈原来的老板又心胸狭窄、嫉才妒能,在这种情况之下,太史慈归顺孙策,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

所以太史慈的投降不是叛国,他只是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势力当中,换一个阵营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巴西紫牙乌石榴石价格

宠物训练师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