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熊犬赏析网

张戬炜揭秘:苏轼如何让四川与常州结下‘生死之交’

07-17

张戬炜揭秘:苏轼如何让四川与常州结下‘生死之交’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常州摄影报道 实习生 袁静

“我从小长在运河边,喝着运河水长大,现在又在研究运河文化,这份与运河不解的情缘,让我觉得非常幸福。”张戬炜的办公室,坐落在江苏常州古城内,原白云溪上,尽管这条有着“常州文脉”美誉的河流早已被填平,但关于“云溪之秀甲于郡中,环溪亦皆名族所居”的佳话,仍在他心中鲜活如初。

张戬炜 受访者供图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大运河常州段,作为大运河27段河道中的璀璨明珠,宛如一条生命之河,穿城而过,滋养着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成为常州最灵动的“城市血脉”。对于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创始院长、常州市运河研究专家张戬炜而言,这条运河不仅承载着他珍贵的儿时记忆,更是他心灵深处永恒的牵挂。

京杭大运河(隋、唐、宋)常州段 受访者供图

“我们那代人从小在运河之畔嬉戏,就连游泳这项技能,都是在运河里自学的。”近日,张戬炜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回忆:“以前暑假期间,每到下午2点多,总有大人手持竹竿来沿着运河寻找玩水孩子,找到之后一顿打,担心孩子在河里游泳时出意外。”即使常常被责罚,但运河边的孩子们对运河的热爱却并未因此减退,“回想起来,我们小时候真挺幸福的!”与运河共度的每个瞬间,都成了张戬炜珍贵而难忘的记忆。

张戬炜 受访者供图

千载读书地

2014年6月22日,经过多年的申遗准备工作,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中国大运河,正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张戬炜看来,大运河这条蜿蜒流淌了2500年的古老水道,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明的血脉,流淌在熠熠生辉的华夏文化时光里,俨然中华民族一部充满文化气息的璀璨之书。

过去十年里,长期从事文学创作与文史研究工作的张戬炜,创作、整理、出版了一部又一部与常州地方文化有关的书籍,包括《文化常州》《旧时月色》《荆蛮古色》《中吴风色》《书生本色》《毗陵味色》《六龙瑞色》《老常州地图》等,整理出版了《常州先哲遗书》110本,并与邵志强合著出版《常州运河史话》。

面对封面新闻记者的采访,他再次用质朴、生动的语言,将常州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言语里充满着一位“老常州”对运河的无限热爱。“运河跟常州的关系很特殊,其他城市的运河大多是在城外,但常州的运河是穿城而过,常州的城市发展也基本上是沿着运河两岸发展起来的。”

大运河穿常州城而过

张戬炜 受访者供图

大运河常州段是京杭大运河的核心航段,开凿于春秋时期,也是最早开凿的江南运河段落。翻开常州古地图,张戬炜笑言:“有人说历史上的常州像一把琵琶,我觉得更像一条带鱼,所有的人文、工业、商业,都在运河两岸铺开,历史很长。”

悠悠流淌的运河水,宛如一条生机勃勃的“城市血脉”,穿越常州城。大运河不仅承载着这座城市千年历史与文化的深邃底蕴,更滋养了常州,使其依河而生,因河而繁荣,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常州,这片千载读书之地,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张戬炜满怀自豪地介绍道。

大运河上的文亨桥

“古代常州是府治机构,辖区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涵盖了现今的常州市、无锡市、江阴市、宜兴市及靖江市等地,历来是江南文献之邦。这里不仅诞生了《昭明文选》《文心雕龙》《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作者与编者,孕育了首倡‘唐宋八大家’的常州才子唐顺之(字荆川),还诞生了《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常州籍的蘅塘退士(本名孙洙,江苏无锡人)。其中唐顺之故居在青果巷,就在运河边上。被誉为‘中国市场经济之父’的吴敬琏,是常州人的骄傲。鉴真六次东渡的壮举中,唯一一次成功出发的起点,在常州当时的辖区内。”

在张戬炜的办公室书柜中,摆放着一套《常州先哲遗书》,这是他担任常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版权)局副局长时,主持整理编撰的大型古籍。“清刻本武进盛氏汇刊《常州先哲遗书》,是由盛宣怀个人出资,委托有‘中国图书馆之父’之称的常州江阴籍的缪荃孙编订出版的地方性丛书,按照经、史、子、集分类,汇集了南朝以后各个时期历史典籍中常州先哲们的经典遗作共计77部745卷。”

清朝常州 受访者供图

张戬炜告诉封面新闻记者,重版《常州先哲遗书》不仅保留了清刻本的原有风貌,还弥补了原书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的缺陷——参考多种版本后,对原版中700处约3000个用黑、白框代替的文字进行了补缺。原书108册,新版本110册,新增两册的内容为:凡例、索引、“港盛档”和“沪盛档”中有关该书的信函以及相关文献。全书约800万字。

采访中,张戬炜还分享了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名字由来:“当时,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到上海找缪荃孙,拿到了《常州先哲遗书》这套书,回家之后恰逢钱钟书出生,钱基博便给儿子取名为钟书,钟情于书,字仰先,仰望先哲,号默存,默默地保存。当然可能大家会疑惑,钱钟书不是无锡人吗?其实,无锡当时是属于常州的,钱钟书到清华去读书时,登记表上填的就是常州府人,因为那时候基本上没人知道无锡。”

思想传播地

“曾为江南运河始,阅尽千年繁华时。”常州古城,曾踏过无数显赫人物的足迹,青果巷旁的大运河,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自春秋至今,位置未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大家所熟知的西施应该从这条河上走过,吴王夫差应该从这条河上走过,范蠡、伍子胥、孙武等历史人物,当年出门都得仰仗这条运河。常州,这座人杰地灵的城市,几乎每一扇门的背后,都藏着一位常州名人的传奇故事。”张戬炜娓娓道来。

名人辈出之地,自然孕育着深邃的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浩瀚星空中,“程朱理学”广为人知。“程,乃程颢、程颐二兄弟;朱,则指朱熹。他们共同构建的理学体系,深刻影响了中国元、明、清三代,长达近千年的思想与文化走向,其影响力跨越时空,至今仍在中国文化的脉络中回响。”

然而,程氏兄弟比朱熹大将近一百岁,朱熹为何会与程氏兄弟并列,构建理学体系呢?且程氏兄弟与朱熹的居住地,一个在长江以北的洛阳,另一个则在长江以南,可谓是地隔千里、人隔百年,而他们又是如何产生联系的呢?张戬炜给出了答案:“这座不可或缺的‘桥梁’,便是在常州青果巷居住多年的杨时。”

杨时,号龟山,称龟山先生,成语“程门立雪”的主人翁。特别喜欢钻研学问,到处访师寻友,被后世尊为“闽学鼻祖”。“杨时到常州,常州人在运河边的青果巷为之买屋,延请讲学。此后,杨时居常州运河边十八年,致力于讲学传道、阐述理学精义,并四出讲学,广泛传播程氏兄弟的学说,深刻奠定了常州经世致用的学术背景并成为儒学南传的重要人物。明代常州府著名的学人团体“东林党”,所秉持的就是杨时的学术思想。杨时传播程氏兄弟学术,经罗从彦、李侗,传了三代,传到了朱熹,所以常州可谓是程朱理学的枢纽所在。”

常州青果巷

按照张戬炜的总结,他将中国儒学框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孔子时期,确定儒学框架;第二阶段是汉朝董仲舒时代,具有较为浓厚的国家意识形态色彩;第三阶段是南宋时期的程朱理学,强调个人修养;第四阶段便是常州学派,重回春秋时期的大一统思想。”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论述清中叶的学术思潮时说:“欲知思潮之暗地推移,最要注意的是新兴之常州学派。”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述清中叶的学术思潮时说:“其始则为公羊,又转而为今文,而常州之学,乃足以掩胁晚清百年来之风气而震荡摇撼之。”明清以后,常州出现了在众多领域数峰并峙、群星璀璨的现象,以庄存与、刘逢禄所创立的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学派,便被称作为“常州学派”。

陆游曾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龚自珍赞常州:“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常州历来文星璀璨,其中,庄存与出自常州名门望族——庄氏家族,是乾隆十年(1745年)中乙丑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庄氏家族从城西到城东,几乎占据了常州半个古城,单单祠堂就有20多个。”张戬炜说,“据考证,从明朝万历年间的庄氏第八代起到光绪年间的第二十代,284年间,常州庄氏代代榜上有名,共出了状元1人、榜眼1人、传胪1人、翰林11人、进士35人、举人82人、贡生54人。”康熙年间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熙说:“大江以南,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毗陵庄氏家世尤盛。”

由庄存与创作的《春秋正辞》,是常州学派的开派著作。“常州学派培养出了两个历史上的大人物,一个叫做龚自珍,一个叫做魏源。龚自珍在中国思想史上开了一路,叫‘改制派’,他被称作是‘中国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魏源开了一路,叫‘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张戬炜看来,“常州学派的思想掩胁了整个清代,并影响了之后整个中国的思想文化进程。”

四川与常州是“生死之交”

温婉文雅的常州文化中,也流淌着尚武的基因。张戬炜表示:“常州早期民风朴实刚烈、勇敢豪气,出现了许多有名的武士,春秋时期鼎鼎有名的四大刺客,常州便占了两个,一个是专诸,一个是要离。宋朝时期最著名的侠客御猫展昭,也是常州人。”

常州从“尚武”到“尚文”的转换节点在唐朝。据宋《咸淳毗邻志》记载:“学,唐以前无考。自李栖筠为州刺史始大兴起。”张戬炜感慨:“常州人要永远记住李栖筠的名字。当时他被贬谪至常州后,为常州做了一件最大的事——修建了常州的第一座孔庙,开办了常州的第一个府学,从此扭转了常州府从尚武变成尚文的风气。”

文庙作为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开创了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的盛景。“常州文庙建于唐肃宗以前,是中国山东曲阜、江西萍乡后的第三座文庙。常州文庙‘进贤’匾是宋徽宗题的,‘明伦堂’是朱熹题的,清代从康熙开始有五位皇帝为常州题匾,足见常州文庙的不同凡响。”

常州还是科举名城。据统计,自隋唐开创科举以来,常州科举史上摘状元(含特科)冠冕者达19人之多,进士总数约2920名。“宋徽宗大观三年,天下大比的科举考试,一共录取300名进士,常州一府就达到53名,占到了全国的六分之一。包括到现在,常州的孩子们在读书方面都是非常‘卷’的。”谈及此,张戬炜的语气中不乏自豪。

常州古运河不仅孕育了众多本土的文化巨匠,还吸引了诸如四川历史名人苏轼这样的文学巨擘,在此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自熙宁四年(1071)第一次途经常州,到建中靖国元年(1101)病逝于此,苏轼曾14次到常州(包括路过停留),留下与常州有关的诗66首、词10首、散文103篇。他生于眉州、死于常州,我们常州与四川可谓是‘生死之交’,而大运河是链接苏轼与常州的一条情感线。”张戬炜感慨。

漫步于大运河常州段的河畔,一座以“东坡”命名的江南园林映入眼帘。东坡园内,东坡古渡、舣舟亭、苏子墙、雪浪石、牡丹园等景观错落有致,每一处都镌刻着苏轼的足迹与故事,它们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展现,更是常州与苏轼之间深厚情谊的实物见证。

常州东坡公园位于大运河畔

常州市苏东坡纪念馆 苏轼像

在张戬炜眼中:“大运河不仅承载着常州从古至今的辉煌历史与灿烂文化,更蕴含着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与发展机遇。对于常州而言,运河是底蕴与积淀的象征,是守望与传承的载体,更是引领未来、开创辉煌的机遇所在。”

图据受访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宠物知识大全视频

边境牧羊犬智商相当于人类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