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熊犬赏析网

京城好声音:探寻北京独特的声音文化

12-28

京城好声音:探寻北京独特的声音文化

#头条创作挑战赛#

冬天本来是万物萧瑟的季节,但有一种声音却给老北京人带来了冬日的乐趣,这动静儿来自一种不大点儿的小虫子,说的正是蝈蝈儿,就为了这一声儿蝈蝈儿叫,北京人玩儿出了讲究,更玩儿出了规矩。这个声音,从古至今,迷倒了不少北京土著,今儿咱就聊聊蝈蝈儿这位迷人的歌唱家。

一:怀里藏贵贱,听音儿辨高低

北京玩儿蝈蝈儿的高手不在少数,早年间,谁要是从怀里掏出个蝈蝈罐儿,可是倍儿有面儿的事儿,而且都是给大宅门送的,人家给赏钱,喲,这蝈蝈一瞧好,上门房拿三块大洋,这三块大洋相当于好几袋面,过去蝈蝈不在市场上买,有好都是送货上门儿,一只小蝈蝈儿能顶上一家人一个月的口粮,身价堪称昆虫界的小明星了。

蝈蝈儿一热就发出;蝈蝈的声音,所以被北京人叫了这么个名儿,对于老北京人来说,蝈蝈儿就相当于是随身听,北京人玩儿蝈蝈儿通常都是揣怀里头,为什么呢?就俩字儿,讲究,大冬天刮着大风,下着大雪,怀里揣着一葫芦,葫芦里蝈蝈一叫,嘿!甭提多地道了。

蝈蝈儿叫的越好,带蝈蝈儿的人脸上越有光,康熙皇帝把这招儿可谓用到了极致,老北京有这么个传说,每有外国使节来访,康熙都要在大殿里挂上为数众多的蝈蝈儿笼,听蝈蝈儿挨这儿‘群唱’其次蝈与国谐音,寓意着‘万国来朝’之所以说只有宅门里的贵族才玩儿得起,原因很简单。

蝈蝈儿跟蛐蛐儿,油葫芦不一样,分蝈蝈要一个一个分,说白了就是一个一个地喂起来,蛐蛐跟油葫芦则是一出就是好几十,也就是说玩儿法,价格都差得很多,玩儿蝈蝈儿的讲究,那可多了去了,蝈蝈儿爱吃鲜活昆虫,连同类都不放过。

所以北京人养蝈蝈儿不能按群养,只能给它弄一单间儿,也因此玩儿蝈蝈儿不能像斗蛐蛐儿一样,让它动武,过去老宣武玩儿蝈蝈儿,斗的是它的声音,老北京人讲究五点,头一个是鼾儿,通常的蝈蝈儿就是‘嚓嚓嚓嚓’像样儿的蝈蝈儿有鼾儿,另外还有特响的叫亮鼾儿。

只要听着,能把‘蝈’这个字儿叫出来,就可以为‘鼾儿’了,这鼾儿还不是顶级的蝈蝈儿,叫声的区别,蛤蟆叫比一般的鼾儿声慢,声音传得远,北京话叫打远儿,而哞哞儿让人听着更舒服。

会玩儿的北京人,瞜一眼就能知道蝈蝈儿嗓子的好坏,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叫得好的能卖300,便宜点儿的几乎都是新脱儿,意思就是刚七壳脱完了的蝈蝈儿,这个时候,还没到叫的年龄,原来每只蝈蝈儿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7次脱壳,而刚刚脱壳儿的蝈蝈儿还不会叫。

这时候,北京人入手当然便宜,同时也很考验您的眼力,怎么看,讲究五个字儿,叫宽,严,高,厚,长,宽是指膀子上盖儿,超过它那脖领儿,超过了就为宽,要比那脖领儿窄的话就不能要,严指的是上膀子和下膀子搭得严,太大了,它喝风压根儿就叫不出声儿来。

太严了它叫着费劲,相对地要严一点,要知道,蝈蝈的声音不是从嗓子眼儿里出来的,而是从翅膀里出来的,靠着俩膀子的震动,摩擦出声音,所以挑蝈蝈儿其实挑的是它的翅膀,除了膀子又宽有严,还有仨标准。

高是指脊梁背儿,蝈蝈儿翅膀跟脊梁背儿的距离越高越好,厚是从蝈蝈儿的膀筋的这边看不见那边儿,长,通常是说蝈蝈这膀子跟头脖的比例是一样的,一比一,膀子如果超过了头脖这就算长,您按照这五个字儿来挑蝈蝈儿准没错儿。

在京城,还有玩儿蝈蝈儿的点药高手,据说是北京人偶然的一个发现,这蝈蝈儿挂在松树上,松汁儿掉在蝈蝈儿的膀上,叫声儿立马就变好听了,过去一瞧,嘿,膀子上挂在松油,打那开始,北京人才懂得这蝈蝈儿敢情要一点上药。

因为蝈蝈儿是用翅膀摩擦发声儿的,所以给蝈蝈儿点药的真正用意是增加重量,改变翅膀摩擦的频率,而点药高手其实就是蝈蝈儿的调音师,从一个红粉笔似的棍儿上,削下来一些药沫儿,用针粘上,再用火烤化,这药是按照老北京的方法,用蜂蜡,松香,再掺点滑石粉熬成的。

点在蝈蝈儿身上,还能随时扒拉下来,而点药的位置也有讲究,翅膀有上下两层,通过上层翅膀摩擦下层翅膀来发出声音,所以点在上层的药控制的是声音的速度,下层的药控制的是音色,具体位置在三叉儿上,点完药的蝈蝈儿,声音就更好听了。

但喜欢这玩意儿的北京人都知道,不是什么蝈蝈儿都能点药,特别嫩的蝈蝈儿不能点,因为它膀子还没干透,药再小也有一定的热度,往上一点,稍不留神就会把膀筋给碰了,必须得让它叫溜了才行,而能影响蝈蝈儿声音的除了点药,住房条件也很重要。

京城玩儿这个玩意儿,都讲究是瓢盖儿,上边配个五眼七眼,人类的住宅千奇百怪,砖瓦房,木房,茅草房,什么都有,蝈蝈儿也不例外,所谓的蜘蛛肚儿是一种装蝈蝈儿的葫芦,分别有笼子,有机玻璃桶,棒子葫芦,北京人都叫京棒子,这些蝈蝈儿豪宅,各有各的特点。

比如笼子跟鸟笼一样有观赏性,但只能跟家里养,玻璃罐儿既能看到蝈蝈儿,还能把它揣到怀里,所谓的棒子就是老北京对玉米的叫法,而京棒子器型小,有火绘等艺术装饰,本长葫芦的意思就是没经过任何外界人工改造,纯天然长出的葫芦,老北京人喜欢的还有一种,也就是鸡心。

光有葫芦还不行,蝈蝈儿家也得装防盗门儿,口盖儿有独眼儿的,五眼儿的,另外还有七眼儿的,目的是为了调整蝈蝈儿的叫声儿,在葫芦里叫的时候,用葫芦口圈儿来调整它的味道,通常眼儿不一样,叫唤出来的声音也不一样,装完了大门儿,还得装个二门儿。

圆形铁栏杆儿在过去有与蝈蝈共振,扩音的效果,如今随着材料变了,主要是为了划定蝈蝈儿跟家的活动范围,主要蝈蝈的生活习性是往上走的,在养的过程当中,要给葫芦里放一胆,用胆控制蝈蝈儿不再往上走,这样就坐在下边了,叫的时候,整个就把声音打上来了。

要想给蝈蝈儿买个葫芦房,第一眼要看的是肚脐眼儿,也就是它开花的位置,一定要长得长,长得尖,长得小,然后看葫芦的整体是否干净,这皮看着跟瓷似的,又比较薄,但里子硬,蝈蝈儿在这里头住着就舒服了,叫起来也像样儿,蝈蝈儿的寿命也就三五个月,能养到七个月就是高手了。


而北京人伺候蝈蝈儿的这份耐心和技巧却延续了数百年,用胸口温暖出来的一声儿蝈蝈儿叫,为北京人的冬天,平添了一份生机,同时也为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惬意和情趣!

六安瓜片

老挝石的种类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