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熊犬赏析网

大红袍的炼制秘诀:如何打造一款上乘好茶?

12-13

大红袍的炼制秘诀:如何打造一款上乘好茶?

大红袍,作为乌龙茶的一种,作为福建茶叶的典型代表之一,大红袍品质最为突出之处在于其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是中国特种名茶。

虽然现在市面上的大红袍多为拼配茶,但是如果制作工艺到位,这样的茶叶品质也不会差的,毕竟母树大红袍的产量在那。那么一款好的大红袍,需要那些复杂的制作工艺?

一款好的茶叶,往往需要繁多的制作工艺才能得到,在这一点上六大茶类莫衷如是,而大红袍结合了绿茶与红茶的工艺,工序复杂,技术要求高,造就了大红袍的“岩骨花香”。大红袍的传统制作工艺主要为:晒青、晾青、做青(包括摇青、做手、静置)、炒青、揉捻、复炒、复揉、毛火、扇簸、摊放、拣剔、足火、炖火等,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晒青、晾青

该步骤可以汇总成为萎凋,大红袍一般采用两晒两晾的方式,是形成茶叶香味的基础,也决定了成茶的品质,主要目的为了软化叶片,蒸发水分,其中晒青的过程中要轻翻一次,两筛并一筛,使晒青更加均匀,晒青所需要的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就是通风,温度要适宜,而晾青则是在晒青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萎凋,而且一般要采取两晒两晾的方式,才能进入下一步工序。

做青

这个环节是大红袍工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网上的资料显示,做青的特殊方法形成了大红袍茶色、香、味、韵及“绿叶红镶边”的优良特质。而且做青对手法,环境要就极为严格,室温要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80%~90%。因为温度、湿度太高,往往会影响成茶的品质,而且做青的原则是:重萎轻摇,轻萎重摇,多摇少做,转动先轻后重,先少后多,做青的时间先短后长,发酵的程度逐步加重,做到"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对于不同产品的原料,手法往往还有细微的区别,这就需要师傅需要丰富的经验,也应证了"看天做青,看青做青"。一般叶脉透明,叶面黄绿色,香气浓郁的时候,说明做青成功。

炒青

炒青这道工序相对于来说简单一些,和绿茶相似,通过高温来破坏酶的活性,中止发酵,达到进一步去除青气水分,形成香气的目的。再翻炒的时候,手法要迅速,茶青不宜过于抖散,否则会导致水分蒸发过量,反而影响茶叶品质。

揉捻、复炒、复揉

在初次炒制完成后,要立刻放在揉茶台上进行揉茶,主要目的在将茶叶汁水挤出来,这个时候的叶片松软成条,茶叶的香气变得浓烈。而大红袍的工艺特性在于它采取两揉两炒的模式,在初次揉捻以后,在放入锅中复炒,复炒的时间,温度要低于初炒,一般在半分钟左右,炒完以后再次就行揉捻。形成大红袍“香”、“味”、“韵”的形成。

毛火

毛火,也叫初焙,俗称"走水焙",即通过高温让茶叶中的一些物质进一步转化。一般在揉捻以后的茶叶送到焙房烘焙,而且焙房窗户须紧闭,水分仅能从屋顶隙缝中透出,温度控制在100℃~110℃最好。将炒揉的茶叶均匀放置狭腰篾制的焙笼中,摊叶厚度为2~3厘米,然后将焙笼移于焙窟上,约10~12分钟,翻拌三次。完成后6~7成干的茶叶叫茶索。该步骤其实也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茶叶的品质,为干茶的香气,口感,汤色做准备工作。

扇簸、摊放、拣剔

这个三各步骤可以理解为对茶叶中的杂质进行去除的工序,扇簸和拣剔去除茶叶中的黄叶,碎叶等杂物,而摊放主要为了一方面避免茶叶堆积积压,防止茶叶品质变化,另一方面让茶叶转色,有油润质感,该过程一般要5到6个小时。

足火、炖火

该步骤都是为了进一步蒸发水分,巩固茶叶的品质,足火一般需要三道工序,火的温度一次比一次低,时间一次比一次长。而炖火,也有叫燉火的,将团包好的茶叶放置于烘笼上,温度一般在55度左右,时长一般在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茶叶在热处理的作用下,形成大红袍特有的香气和口感,到这个阶段基本上大红袍算是制作成功了。

其实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细节上远远比小编说的复杂多了,有兴趣的茶友可以去看一看中国茶叶加工2009年02期王文宗李春玲陈诗玲《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工艺技术》。大红袍能够有岩骨花香也是得益于它的复杂精细的制作,也使得大红袍的成本较高,但是和六安瓜片一样现在很多茶商往往简化生产加工流程,也一定程度上对大红袍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哈士奇狗图片

玉镯子里面的棉絮会越戴越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