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熊犬赏析网

欧阳晓莉:揭秘楔形文字的生死之谜

05-15

欧阳晓莉:揭秘楔形文字的生死之谜

欧阳晓莉

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它经历过西亚荒漠之下近两千年的沉睡,直到近代西方冒险家的发掘才“死而复生”,重回人类文明的发展视野。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澎湃新闻“探寻五大神秘古文明”专题好课线上开讲。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晓莉以楔形文字器物为线索,带领听众走近失落的楔形文字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以下为讲座部分内容的整理与摘录。

01 何为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是古代近东重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古代近东的土地上,由东面底格里斯河与西面幼发拉底河包围的中间区域,就被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是同义词。后者源自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

在部分读物中,两河流域也有“五海之地”的别称。由于两河流域周围有波斯湾、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等五片大型水域而得名。

02 楔形文字的使用范围

楔形文字诞生公元前3200年左右,此后3000多年内,在古代近东地区影响深远。欧阳晓莉老师对文字和语言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文字和语言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同一种语言可以用不同的文字来记录,反之同一种文字也可以记录不同的语言。

因此楔形文字除了在两河流域本土记录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也曾用来记录伊朗的埃兰语和古波斯语、土耳其境内的赫梯语、叙利亚境内的乌加里特语、埃卜拉语等。公元前两千纪下半期,楔形文字一度成为整片地区的外交语言,已大大超过两河流域的地理区域。

03 芦苇笔与楔形文字结构

在古代的两河流域,芦苇是常见的水生植物,两河流域先民常用其制作书写工具,而文字形态的变化也与书写工具的演变息息相关。

公元前3200年左右,芦苇杆被削制成笔端较尖的芦苇笔,用这种芦苇笔写出来的笔画形态呈线形。但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书写工具逐渐变化为三角形的笔尖,原本线形的笔画就逐渐转变为楔形文字具有代表性的三角头符号。使用三角形笔尖时,需要使用按压的方式接触泥板表面来压出符号。

欧阳晓莉老师介绍,楔形文字有几种比较基本的符号,标号为一的符号称之为“竖”,标号为二的符号称之为“横”。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符号称为“斜楔”,中间符号中的第一笔以及右边符号中的第二笔都是“斜楔”, 斜楔的角度大概处于横和竖之间。所有楔形文字的书写,基本上就依靠这三种符号。

横、竖、斜楔,构成了形态各异、含义丰富的楔形文字体系。

04 多彩的楔形文字器物

后世对于楔形文字的了解,大多源于两部著名的楔形文字作品。一是书写于泥板之上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学者研究表明《圣经》中的诺亚方舟故事极有可能就是以《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洪水故事为原型。“洪水泥板”也成为两河流域书写文化的代表作,被大英博物馆收录为代表人类文明历程的100件文物之一。

另一部重要作品为公元前18世纪左右的《汉穆拉比法典》,以石碑为书写载体具有极强的研究意义,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两河流域篇幅最长的楔形文字文献。

而除了石碑与泥板,在真实的历史中,楔形文字还记录在金银、宝石、象牙、贝壳、玻璃等多样器物之上,制成器皿、首饰乃至肝脏模型、“伊施塔之手”,呈现各异的形态和功能。欧阳晓莉老师带领听众回溯了公元前三千纪到一千纪年代多彩的楔形文字器物。

公元前三千纪

· 泥板与泥钉:两河流域物资匮乏,最常见的材料即粘土,砖印与泥钉是粘土制作的两类器物。

左为砖印,右为泥钉

砖印往往底部刻有楔形文字,作为放大版的印章使用。当建造王宫或神庙等意义非凡的公共建筑时,便会用砖印在泥砖上盖章,向世人昭告建筑的主人是国王。

泥钉则与今天的钉子非常相似,只不过体积更大。有学者猜测泥钉的用途是神庙奠基时敲进建筑物的地基中;也有一种解释是泥钉作为装饰用途,给泥钉的头部上色可组合成类似马赛克的图案。但由于部分遗址曾遭到盗掘,没有保留下原有的考古环境,外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考古活动还没有系统化、科学化,泥钉这类看起来较廉价的材料没有得到关注,考古记录时的很多信息也就此遗漏,因此目前泥钉的使用场景尚有争议。

· 贝壳与金属:随着两河流域与周边文明的互通有无,一些外来材料如贝壳、金属,也成为楔形文字的书写器具。南部的波斯湾地区与两河流域在史前时期就开始交往,所以贝壳类器物很可能来自于南部的波斯湾地区,到达两河流域之后再被刻上楔形文字流传至今。

金属原材料则来自于东面的伊朗、中亚、阿富汗,或西面的小亚细亚即今天的土耳其地区和埃及。在图片中,这对金耳环上每只都刻了楔形文字铭文。根据铭文记载可知,这是当时的一位官员敬献给神庙的奉献物,希望神保佑国王长命百岁。

公元前两千纪

· 肝脏模型:公元前两千纪,两河流域盛行用羊的肝脏进行占卜。当有人需要进行占卜时会进献一头羊,羊被宰杀之后占卜者观察其肝脏的形态、血管的分布等物理特征,以求得所占卜问题的答案。今天我们看到的肝脏模型器物,很可能就是占卜者学习的工具。肝脏模型往往只在正面刻楔形文字,例如有模型上记载着当时一个城邦的国王,在一年中的第六个月奉献了祭品,占卜的答案是:羊的主人将回击敌人。可以推断占卜的问题与战争有关,“羊的主人将回击敌人”预测着国王将实施反击,并取得战争的胜利。

公元前一千纪

· 五条腿的人面飞牛浮雕:到了公元前一千纪,两河流域进入帝国时代,文物重在表现国王南征北战和帝国幅员辽阔的气势。以人面飞牛浮雕为例,它发现于公元前一千纪的多个都城中。今天在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地均可看到它的馆藏。“人面飞牛”的形态如名字所示:牛的身子、人的头部,还长了一对翅膀。其形制非常高大,一般都超过两米。在考古发掘的时候,人面飞牛大多镇守在王宫大门的两侧,作为发挥威慑作用的神兽。

然而有趣的一点是,人面飞牛浮雕有五条腿。艺术史上有一种解释称,两河流域时期的工匠没有掌握透视法,为了能够确保从不同角度看浮雕都能看到四条腿,因此就采取了补救措施,给它画出了五条腿。人面飞牛石浮雕的墙面上也刻有大量的楔形文字。

帝国时代,国王铭文的侧重点开始从建立神庙转向宣扬国王的丰功伟绩,尤其是表现对外征战叱咤风云、打败敌人、扩大疆域的故事。军事征服与战争功绩成为这一时代王室铭文更为显著的主题。

· 现存最晚的楔形文字泥板:这一泥板的年代是公元74-75年,发现于两河流域最后一个都城巴比伦,内容相当于一篇天文观测的小笔记,记录了行星位置和天文现象。遗憾的是这块泥板现在已经不知去向,保留下来的只有当时研究这块泥板的学者所记录的抄本。

05 楔形文字何以消亡

楔形文字的历史上至公元前3200年,经历3000多年的发展,最终还是抵不过书写文化形态的更迭。到了公元前一千纪,芦苇笔不再适应形态更多样化的字母文字,柔软的羊皮卷也逐渐取代笨重的泥板与金属。世人开始用墨水把阿拉米字母记录在羊皮上。随着这种竞争的书写文化开始出现,曾经盛极一时的楔形文字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逐渐走向消亡,成为失去生命的“死文字”。

Q&A

Q1:苏美尔文明为何消亡?是一瞬间还是经历漫长的时间演变,有没有什么导火索?

欧阳晓莉:我觉得大多数文明的消亡有漫长的时间演变。我们了解到楔形文字成为死文字、停止使用,但只是我们作为后人有这样一种长时段的观察视角。换言之,这个问题是我们后人提出来的。

但对于当时的居民来说,可能不一定意识到这是文明的消亡。两河文明的最后一个本土王朝在公元前539年被波斯帝国消灭,此后两河流域就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但从现有材料来看,当时两河流域的居民依然使用着楔形文字,一部分人会去神庙供奉两河流域的神明。所以虽然从王权更替的角度来讲,两河流域的本土王朝灭亡了,但从文字、语言、宗教习俗、生活习惯来讲,两河文明仍在持续。

因此我认为历史上所谓的文明消亡过程,是一个常态,都是经历比较漫长的时间演变,随着族群的迁徙、融合,文字和语言的发展变化,最终才导致特定的文明真正地消亡。

Q2: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真实存在过吗?

欧阳晓莉:空中花园到现在也是学术界的一桩公案。后世关于空中花园的知识来源其实是希腊罗马的一批作家,他们在作品中提到了两河流域的空中花园。根据作家记载,空中花园应该位于巴比伦城。但后世的巴比伦城遗址由德国学者发掘时,并没发现任何遗迹跟传说中的空中花园类似。

有一位英国学者叫StephanieDalley,说有可能是希腊作家搞混了,这一遗址不在两河流域的南部,而是位于两河流域北部的尼尼微都城。她考察了尼尼微都城的遗迹,提出这可能是亚述国王出于猎奇的心理建造的一个花园。因为两河流域自然降水很少,长不出奇花异草,国王就在一处比较高的平台上种满了花草,人工引水进行灌溉。由于两河流域地势特别平坦,在一马平川的地区如果有一个几十米高的高台,在云雾缭绕中栽满了奇花异草,远远看来就像浮在空中。因此她认为空中花园真实存在,只是过去把地点搞错了。但这种零散的论据论证依然遭到不少同行的质疑,所以空中花园的问题还有待讨论和解决。

Q3:楔形文字记录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欧阳晓莉:讲座中展示的器物内容往往和王室有关,要么是国王的建筑活动,要么是国王的军事功绩。但事实上一般的楔形文字泥板记录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日常买卖房地产、奴隶、牲畜的经济合同、遗嘱、收养合同等,统称为法律经济文献。另外一类称之为管理文献,即政府内部文件。比如记录政府的派工单,指派谁去哪里工作多少天。也有一类是经济管理文献,主要是政府的官僚机构在组织生产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泥板。

两河流域也有学校即私塾,因此今天能看到很多泥板是圆形的。就是学生老师用泥土搓成球、用手一压就成了泥板,这种泥板类似于做练习的草稿纸用途。还有一类文献叫占卜文献。除了观察羊的肝脏之外,到了公元前一千纪,先民还观察鸟飞过的时间、鸟群形状,观看天象、占星等方式进行占卜。

此外,更有不少文学类的泥板,记载着神话、史诗、传说。可以说文献内容非常丰富,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这些文字记录的类型,在古代两河流域都可以找到对应。

以上就是“探寻五大神秘古文明”好课古巴比伦专题的内容提要。进入澎湃问吧,可回看全程视频,与更多嘉宾互动!

责任编辑:鞠文韬

校对:栾梦

长毛吉娃娃价格

吉娃娃性格特点和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