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高开低走、备受争议的古偶剧《梦华录》就要迎来大结局了!
剧中,神仙姐姐刘亦菲所饰演的茶铺老板赵盼儿,点茶技法娴熟,一手绝妙的茶百戏,更是再现了宋代四雅之一:点茶,弘扬了宋朝茶文化。
除了点茶之外,宋代四雅中,其余三雅分别为:焚香、挂画、插花。
其中,焚香位居四雅之首,无论是抚琴作画,还是谈诗论道,宋人无时无处不焚香。
《梦粱录》中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古人认为,焚香所产生的香气,可以与神灵沟通,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佛教中就有“香为佛使”的观点,流行“以香敬佛”。
而香炉作为与神灵连接的载体,则成为了这一过程必不可少的礼器。
在人们的印象中,最常见的香炉通常是上面这种置于桌子一角的坐式香炉,但你见过形似汤勺,放在手中拿着的长柄香炉么?
长柄香炉,又名行香炉、鹊尾炉、手炉、行炉等,不同时期人们对其叫法略有差异。
长长的手柄,前端一个或深或浅的斗形容器......
乍一看,是不是感觉它与盛汤的汤勺十分相似?
而它这种另类独特的造型,究竟是跟随佛教从西方传入我国,还是基于本土香炉演变而来,目前暂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香炉的出现,与佛教中盛行的“行香”法会有关。
南宋程大昌《演繁露》云:“‘行香’即释教之谓‘行道烧香’也。行道者,主斋之人亲自周行道场之中;烧香者,熟之于炉也。”
自南北朝起,朝廷每年都会举办“行香”法会。
即在法师说法时,主斋者手持香炉,引导仪仗绕佛像、坛场或街市巡行,以表达对佛的礼敬。唐宋时,尤为流行。
南宋程大昌《演繁露》云:“东魏静帝常设法会,乘辇行香,高欢执炉步从。”
在行香过程中所使用的的香炉,被称为行炉,既可以放置于桌面之上,也可以手持行走,是“行香”礼会中最为重要的器具之一。
这种器具大致可分为两种款式,一种是形似灯笼的长柄香炉;另一种则是不带柄的瓷质香炉。
在北宋赵光辅《番王礼佛图》中,佛祖高坐莲台,番王作礼拜之姿,礼佛队最前面之人,服饰隆重,手执长柄雀尾炉,后方之人手执不带柄的瓷质香炉。
可见,香炉的形制在当时已成为凸显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种长柄行香炉一般为贵族所用。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种贵族雅器,带柄的长柄香炉。
它是由炉斗、炉柄和连接的支架所组成,有的还配有放置香料的宝子,和用于放置的炉座、柄镇。
1948年,在河北景县北魏封魔奴的墓葬中,就曾出土一件长柄香炉。
它的手柄较长,呈鹊尾,前端为斗状容器,用于焚烧香料,底座已丢失,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长柄香炉。
从材质上看,长柄香炉多以金属为主,其中,铜质的最为多见,还有少量的金香炉和银香炉。
要知道,当时的金属是主要用于铸造货币,因其材质较为昂贵,也只有达官贵族才用得起。
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时期的长柄香炉在造型上也出现了显著的差异。
根据炉柄形制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类:鹊尾炉、镇柄炉、如意柄炉、莲花宝子柄炉。
鹊尾炉是长柄香炉最早出现的形制。
它的长柄尾端向下弯折,使得香炉又多了一个支撑点,因其形似鹊尾,所以,被称为鹊尾炉。
这种香炉既可以行走布香,也可以静置焚香,在甘肃永靖县炳灵寺69窟西秦壁画中,曾发现我国最早的鹊尾炉,到了宋朝时期,这种造型的长柄香炉也十分常见。
下面这枚鹊尾炉,为铜质,出自北宋时期的静志寺塔基地宫。
它是由长柄、炉身、底座、宝子组成。炉身敞口,底座为莲瓣形,炉柄上有一莲瓣形宝子,用于放置香料,炉柄尾部呈鹊尾,雕刻蕉叶纹,无盖,估计已丢失。
镇柄炉是在鹊尾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它的炉柄尾端下折向外,上面放有瑞兽镇尾。
现藏于洛阳博物馆的唐代长柄焚香铜炉,其尾部便有一蹲坐于莲座上的鎏金兽,造型十分别致,是唐代禅宗七祖神会墓的随葬品,对于研究唐朝禅宗具有重要意义。
柄尾先向下,然后向上翻折,这样的长柄香炉被叫做如意柄炉。
这种长柄香炉出土较少,目前,仅在法门寺塔地宫中出土一件。
它高8.6cm、长45.5cm,为银质,炉斗为喇叭形,深腹,一如意形手柄在炉斗侧边,上边錾刻:“咸通十三年文思院造银白成手炉一枚并香宝子共重十二两五钱。打造都知臣武敬容、判官高品臣刘虔诣,副使高品臣高师厚,使臣弘慤”。
最后,再来说说长柄香炉中造型最为端庄别致的一款:莲花宝子柄炉。
这种香炉,整体的造型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用材讲究,做工精致,始见于中唐,在宋辽时期十分多见。
下面这件内蒙古赤峰辽墓出土的莲花形手执银香炉,就是一件典型的莲花宝子柄炉。
它整体造型巧做并蒂莲花,大莲花中藏香炉,小莲花中藏香宝子(香料瓶),莲茎为柄,一片荷叶下覆,以便放置时起支撑作用。
在河北下八里辽墓中的壁画《备经图》里,案上放着的行炉和这件莲花香炉几乎一模一样。
相对于上面的莲花形手执银香炉,现藏于南京博物馆的,北宋长干寺真身塔地宫出土的北宋银鎏金莲花宝子香炉的造型则更为复杂繁琐。
不仅多了佛像和莲花,2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更是栩栩如生,尽显奢华富贵。
不过,我总觉得长干寺出土的这件香炉有点怪,大莲花部分像是被压弯了,实际线条应该和辽墓出土的那件一样,莲花向前舒展才对。然而,大约也没人敢把它掰一掰,就只能这样欣赏了。
J先生说:
“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青烟鹊尾炉。”
相对于坐式香炉,这种既可以放置于桌面之上,也可以手持行走的长柄香炉更加具有实用性。 它因人们的需要而生,又在匠人的演绎下变得精致异常。 现如今,这种独具特色的香炉已经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它仍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在历史的轨迹上留下了惊鸿一瞥。
注: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