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熊犬赏析网

郑板桥艺术探索:《竹石图》中的自然哲思

11-20

郑板桥艺术探索:《竹石图》中的自然哲思



《竹石图》,清代,郑板桥,纸本水墨,纵217.4厘米,横120.6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名画鉴赏

《竹石图》是清代画家郑燮62岁时所画庭院之竹,瘦石壁立,以白描笔意为主,中锋勾勒,用笔致瘦硬的长折带皴勾出坚硬挺削的石质,极尽变化,神韵具足。石前有两三枝劲拔挺秀的新篁修竹,有呼有应,以“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简洁画法写成,这正是郑板桥的典型风格。整个画面,简约明快,竹清石秀,气势俊迈,风神肃散,有傲然挺立、不可一世之概。郑板桥画竹以“简、瘦”为上,此图以简劲笔锋勾勒突兀的山石,在整个坚硬瘦石折裥处略施以小斧劈皱,崚嶒之态顿出。竹竿虽细却不弱,竹叶少而腴,不乏葱翠富强,一竿修竹顶天立地,其他竹子则交错纷杂有致,虚实、浓淡、高低、远近两相呼应,在妙趣横生间又生一种孤傲之气。

画作上的款书直抒胸怀,题句云:“昔东坡居士作古木竹石,使用枯树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为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维在活而已……”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思想:首先是作画不落前人窠臼,不能唯古是从,食古不化,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迹”,“但得宋元气韵在,何须依样画葫芦”;其次是创作不能恪守陈法,不要怕出格,要追求新的表现手法;再者是创作不迷信古法,不固执己见,做到一个“活”字。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正是从生活形象到艺术形象的加工、提炼、概括、提高的过程。“意在笔先”是必须遵循的法则,而只有对方法灵活运用才能创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郑板桥《竹石图》

这幅《竹石图》,郑板桥将竹子画得艰瘦挺拔,节节屹立而上,直冲云天,每一片叶子都有着不同的表情,墨色水灵,逼真地表现竹的质感,而且竹的纤细清飒之美更衬托了石的另一番风情。在构图上又将竹与石的位置关系和题诗文字处理得十分协调,而且他的书法是越到晚年越是风神独具、挥洒自如、翰墨苍劲。“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曾感叹:相较两人的画品,自己画的竹子终不如板桥有林下风度啊。

画趣拾珍

郑板桥被后人誉为“诗、书、画”三绝的全才画家,且在三绝之中又有三真,特别强调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真趣味。

郑板桥的绘画成就极高,尤擅画竹石,细枝粗叶,瘦劲孤高,格调超人。他画竹有“胸无成竹”的理论,并无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直接取法自然。他自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针对苏东坡“胸有成竹”的说法,郑板桥强调的是胸中“莫知其然而然”的竹,要“胸中无竹”。这两个理论看似矛盾,实质却相通,同时强调构思与熟练技巧的高度结合,其创作体会鲜明地表露于一则题画中:“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浮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他笔下的竹注重“瘦与节”的结合,往往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据说,曾经有一大户大家请郑板桥画竹,酒过之后他便向这家墙壁上大盆洒墨,扔笔不画,晚上风雨大作把墙壁上的墨迹冲刷一遍,第二天一大早竟是一幅淋漓尽致的墨竹,还有几只麻雀以为来到了竹林撞昏在壁下。传说自然不可全信,但却可想见郑板桥作画的创造性。



郑板桥《幽兰图》

他所画之兰突出山间野气,用笔秀逸,幽香扑人,且常借题画诗发泄心中的牢骚和愤懑,如“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反映了他清高、落落难合的态度。他还画过破盆兰花、峭壁兰花,也都隐喻胸中抱负不得施展的遭遇。

他的书法融黄庭坚、苏东坡之体,掺入篆隶楷行诸体并杂以兰竹笔画入书,大小参差,标新立异,既有峻峭纵横之雄,又有潇洒秀丽之韵,人称“六分半书”。

数千年来的中国文人是耻于谈钱的,大多以为俗不可耐,而郑板桥却有着独到的雅俗观,认为拿画换钱没什么可羞耻的。30岁的郑板桥教书已经难以糊口,于是就到扬州以卖画为生,当了10年的职业画家,就是在后来担任县令期间也认为“苟不入仕途,鬻书卖画,收入较多于廉俸数倍”,并想好了自己的退路,要与李姓的朋友一起以卖画为生,在《署中示舍弟墨》的信中写道:“速装我砚,速携我稿,卖画扬州,与李同老”。果然,他辞官之后到病逝之前一直作为职业画家,卖画谋生20年。《申报馆丛书•续集》载,人们持金银来郑板桥门下求画,门堂外总是布满客人的鞋子,客人在里间默默地等待书画的出炉,买画的人不乏王公大人、卿士大夫、骚人词伯、山中老僧、黄冠炼客,更多的买主则是盐商、徽商之类的富商大贾。郑板桥把书画作品作为商品来推销,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明码标价,按质论值,公开表明自己职业画家的身份。

而说到郑板桥接下来便一定会引出“扬州八怪”的话题,在“扬州八怪”中,郑板桥当属代表人物,文献载乾隆东巡时曾封郑板桥为“书画史”。



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指的是清朝康熙中期至乾隆中期活动在扬州的一些职业画家,虽然名以“八怪”,但并没有真正特指哪8位画家,而艺术史家汇集种种史籍,被列在“八怪”名下的居然有15位画家之多,除了郑板桥外还有金农、黄慎、高翔、李方膺、边寿民、高凤翰、汪士慎、李觯、边寿民、杨法、李苑、陈撰、闵贞、罗聘等等,而且这15个人中真正是扬州人的只有高翔一人,罗聘祖籍安徽移居到扬州,而其他人更是天南地北,因为种种原因才在扬州落脚卖画。所以像这样一群既没有地缘关系,又没有师承关系,却能走到一起,并被划为一个画派,在对籍贯与门户十分重视的古代中国是个不多见、也进步不少的现象。首先他们都是活动在扬州地区。扬州滨海,有盐业之利,盐商成为雍正、乾隆两朝全国最富有的商贾,带动了扬州一地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但在古代中国,历来对职业也有高低之分,商人的社会地位从来都很低,富商们为了改善自己以及家族的地位,不仅让后代人读书做官,同时也附庸风雅,扶植一下当地的文化艺术事业,在自己的家中组织一下文人雅集,八怪中人都不是些普通的画匠之辈,多为饱学之士,极富风雅,而且这些画家虽然有的曾经为官,但最终都走上职业画家的道路,所以他们的门槛也没有不卖画的士人们那么高,于是盐商与以八怪为代表的优秀职业画家之间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关系,像“扬州八怪”中的很多人在没有定居扬州之前都寄居在这些商贾家中。除了与盐商的关系之外,这些人的画风都有与当时主流风格拉开距离,注重个人感受、个性抒发、自成一家的一面,于题材方面也有新的拓展,表现了过去被文人忽视的下层生活,像黄慎笔下的渔夫、渔妇等。他们的画作在当时之人以及在他们身后一些清朝人眼中却是“前卫”之作,褒贬不一。

“扬州八怪”是一群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官场的腐败、富商的巧取豪夺都有所了解,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贫富差别,结合自身的遭遇,对社会产生了强烈不满,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并代为发出愤怒之声。但是由于他们接受的是封建文化教育,而当时的清王朝又正处于盛世,他们的感慨和不满不可能突破封建思想的藩篱。他们当中作官的力争能有所建树,使百姓安居乐业,维护封建秩序;无意官场的则洁身自好,不苟同流俗,以清高自我标榜。



郑板桥《竹石图》局部

然而,他们又不可能摆脱对地主官商的经济依附,所以常处在思想矛盾的极端痛苦之中,在愤世嫉俗之外,不得不妥协以求生存。 “扬州八怪”中郑板桥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留下了许多言论,可以说是扬州八怪中的思想家,他由官到民,由士变商,由文人画家转为职业画家的生活经历,最终形成了疏离正统艺术、标新立异、以怪为上的画风,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郑板桥书画的独特风格和杰出成就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追随者甚众,并有了“板桥派”之称,后世不少名家也宗学其法,吸取他勇于革新的精神,纷纷创立新格,如近代“海派”诸家以及现代齐白石等人。

郑板桥出生于日渐破落的书香门第,父亲是县禀生,家道中落后以授徒为生,生活清苦。郑板桥是独子,不幸三岁丧母,依靠乳母费氏抚养。费氏乃是他祖母的侍婢,感主人之恩,抛下自己的丈夫与孩子来到郑家共度患难,每日清晨背负着瘦弱的板桥到市上作小贩,宁愿自己饿着肚子,总得先买个烧饼给小板桥充饥。后来她自己的儿子虽当了八品官,请她回去享福,她仍然留在郑家吃苦。郑板桥特为乳娘写了一首诗,讲述患难恩抚的经过情景,诗为:“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郑板桥的继母郝氏贤慧而有爱心,可惜体弱,禁不住饥寒的煎熬,于板桥十四岁时去世,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也是一项很大的打击。



郑板桥《竹石图》局部

郑板桥幼随父学,16岁随陆震学作词。后因娶妻生子,再加上父亲年迈,为谋生计开设私塾于真州之江村(又称西村),从事教馆生涯三四年。雍正十年(1752年),郑板桥到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到京师参加会试,中了进士,并特作《秋葵石笋图》以自贺。郑板桥总结自己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乾隆七年(1742年)春,郑板桥赴任山东范县县令,五年后调潍县又做了七年知县,前后共当12年县令。据史料记载,他在做范、潍知县时很有一些惠政,案无一积牍,无一冤民,从而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为政清廉,节衣缩食,是位颇有政绩的清官。郑板桥曾赋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范县地处黄河北岸,有十万人口,而县城里却只有四五十户人家,还不如一个村子大。上任的第一天,郑板桥就出了个怪招:让人把县衙的墙壁打了许多的洞。别人不解去问他,他说这是出出前任县官的恶习和俗气。



郑板桥《竹石图》局部

五年之后,郑板桥调任山东潍县县令,为了接近百姓,他每次出巡都不打“回避”和“肃静”牌子,不许鸣锣开道,有时还穿着布衣草鞋微服访贫问苦。有一次夜里出去听到有间茅草屋里传出阵阵读书声。一看原来是一个叫韩梦周的贫困青年在苦读,郑板桥就拿出自己的银子资助他,后来韩梦周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

潍县出土过各类青铜器,上古的礼器、乐器等更受鉴藏活动的重视,乾隆帝曾颁布周代以前的十种礼器样式,置于孔庙大成殿,推动了鉴藏活动对上古礼器的追求和尊崇。而郑板桥担任潍县县令后却独独青睐于古铜镜,对当地出土的古铜镜兴发了购藏之举。金德瑛是郑板桥同科状元,路经潍县自然要看望共同经历了风雨的同窗。此时,二人都已成了白发点染的老人,相见时自然感慨万端,金德瑛获知同窗正因赈济灾民遭人诬告,分明感到他在感念情怀中透露着一种慷慨悲凉、人生升华的无穷魅力。

长夜苦短,相逢在潍县的两位老友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刻。郑板桥从他购藏的100余面古铜镜中精心挑选了5面赠送给金德瑛,并赋诗道:“土花剥蚀蛟龙缺,秋水澄泓海月残。料得君心如此镜,玉堂高挂古清寒。”同窗友人亦在官途,必然头顶“明镜高悬”的大匾,而心中的明镜更要紧。赠镜赋诗是要老友“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常常返观自照,做那明断高堂、解民倒悬的清官。金德瑛答以长诗,以“等闲长物无所以,照胆照妖殊可以。藉将鉴戒白头心,漏尽钟鸣庶行止”等句自明心志,表示与郑板桥皓首同心。郑板桥收藏古铜镜原来有此深意:他是要友、要己以镜鉴戒警人生。这种意识代表了文人铮铮铁骨、涤污荡秽的清高自善,代表了文人两袖清风、关情遗爱的入世为众,同样也折射着他“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人生风采。



郑板桥《竹石图》局部

郑板桥刻了一方图章明志:“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在发生严重灾情时,他毅然决定开官仓借粮给百姓应急,下属们都劝他慎重从事,因为如果没有上报批准擅自打开官仓要受惩处。郑板桥说:等批下来百姓早就饿死了,这责任由我一人来承担!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供饥民糊口,并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他的果断救活了很多百姓。秋后如果遇上了灾年,百姓们无法归还粮食,郑板桥干脆让人把债券烧了,百姓们都很感谢他这个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清官。

郑板桥做官不讲排场,给他带来麻烦。由于他常下乡体察民情,上级来视察时常找不到他,免不了要责问。在乾隆十七年时潍县发生了百年未见的旱灾,钦差姚耀宗不闻不问,反而向郑板桥求字画,郑板桥就以鬼画讽刺,姚耀宗怒而撕画。家人劝道:既然皇上不问,钦差不理,你就装作糊涂嘛!郑板桥怒言:装糊涂,我装不来。郑板桥因为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结果被罢了官。郑板桥只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着自己所有的书画去扬州卖画为生。临行前向送别他的潍县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郑板桥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

郑板桥辞官回家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一天夜里,他辗转不眠,恰有小偷光顾,他想:如高声呼喊,万一小偷动手,自己无力对付,可是假装熟睡任他偷拿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里,低声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此时小偷已近床边,闻声暗惊,又听到:“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翻墙而出,正要上墙又听到:“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看,墙头果有兰花一盆,于是细心避开,脚刚着地,屋里又传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



郑板桥《竹石图》局部

郑板桥52岁得子,标准的老年得子,在重子嗣的封建男权社会,其意义非同凡响。当时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而家属都在老家,相隔千里,他很牵挂儿子,于是写信回家叮嘱弟弟如何培养侄儿,一定要“爱之必以其道”,在玩耍嬉戏中可以培养他仁义真挚的性格,不要把他培养成刻薄急躁之辈。郑板桥重视细节,建议弟弟:如果儿子正在吃糖果,一定要让儿子拿自己的糖果跟大家分享,都是父母所生,都值得疼爱,没有什么老爷下人之分,千万不能让儿子去欺负佣人家的小孩。在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里,郑板桥毕竟是做官的,他的儿子自然要比佣人的儿女高人一等。郑板桥其实是在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他认为“中举,中进士,作官”都比不过“明理做个好人”,明白大家都平等的道理,就会做一个平等待人的人,而这样的人渐渐多起来就会有一个平等待人的好环境,优势的衡量标准不再停留在财富地位这样单一的基础上,彼此承认,彼此尊重。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其堂弟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函告兴化县相托,以便赢得官司。郑板桥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退一步海阔天空,自然会求得心态平和。

郑板桥经历了前50年清贫的游历闯荡生活,耳顺之年又被贬官,颇为失意,在壮志未酬的情况下,他意识到了“糊涂”的可贵,提出了“难得糊涂”。据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有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摩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夜晚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是一儒雅老翁,自称“糊涂老人”,谈吐高雅举止不凡,与人交谈起来十分融洽。老人的家中有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实为世间极品,郑板桥十分叹赏。



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郑板桥认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了自己“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因砚台还有许多空白,郑板桥觉得老人应该写一段跋语,老人便提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老人也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高洁雅士,顿感自身的浅薄,敬仰之心犹然而生。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郑板桥便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难得糊涂”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后世的人们感慨“难得糊涂”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横联形式挂于家中,作为处世的警言。如果生活在一个社会公平、制度透明的时代,大家是没有难得糊涂这样的感触的。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一种自勉,一种妥协,是在“康乾盛世”这个大背景下对封建社会的绝望,也是一种智慧。无为、遁世、明哲保身的思想道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无奈!

其实“难得糊涂”的含义是多种多样,极为丰富,不说明白反而让这四个字更具魅力。 “难得糊涂”是一种境界,心中有远大志向的人自然对枝节不屑一顾,只着眼大方向,做中流砥柱;“难得糊涂”是一种经历,只有饱经风霜坎坷的人才能深得真谛;“难得糊涂”是一种资格,名利淡泊、宁静致远的人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以平常心对待人生,泰然安详;“难得糊涂”是一种智慧,在纷繁变幻的世道中,能看透事物,看破人性,能知人间风云变幻,处事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难得糊涂”是一种气度,使人超凡脱俗、胸襟坦荡、气宇洒脱、包容万象。

名家小传



郑板桥画像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善画兰、竹、石、松、菊,尤精墨竹,学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的画法,擅长水墨写意,主张继承传统“学七撇三”,“各有灵苗各自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恩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清代扬州画派的代表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有诗、书、画“三绝”之誉。传世作品有《竹石图》、《梅竹图》、《墨竹图》、《兰竹石图》等。​​​​

文章来源于画家邱汉桥新浪微博

饼茶为什么是357克一饼

比熊多少钱一只 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