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郧西县城天河人家有一座夏博园奇石馆,这是进入新时代才开始玩奇石的"光头强"夏明镜先生近年倾力打造的,所以石馆也叫新石代石馆,在十堰地区享誉四个之最。即场面最大,品种最全,花钱最多,用力最猛。目前已投资近千万元,收入各类奇石近万方,尤其是钟爱的汉江水墨石多达4000方。设六大展区,立体空间由楼道步行道相连,参观十分方便。是郧西旅游名片,城市会客厅。
(一)
水墨人生, 是奇石方家的水墨情。在郧西北街有一个光着脚丫走在汉江鹅卵石铺垫的石子路上,他就是少年夏明镜,如今的他再回到老北街看着这些水墨染成的石子,怎么也想不到长大了还是与水墨分不开,做起了水墨生意,开办了华夏纸行,华夏印刷厂,整天同纸墨打交到,不是黑就是白,干起了销售纸墨,黑白印刷这一行。
几十年下来,攒下了不少家当,但头脑里非黑即白的印象太深,潜意识里被汉江奇石深深吸引,每逢节假日都要约上三五好友到汉江走一走,偶尔捡几块水墨石玩玩,好象又沉浸到审稿设计印刷这个老本行上来了,看到的是水墨山水,水墨字画,水墨人物,动物,植物和故事。
这好像是一通百通的原因,与水墨奇石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一发而不可收拾,天天对视,天天把玩,夜夜思君的地步,见到石头都要看,一有机会就去捡,捡不到石头时候就去买,掏到篮里都是宝,有时借着酒劲一买就是几十方,花去十几万,带回家了再相亲,仔细把玩,再慢慢品赏。有人戏称夏总这是持财收购,用金钱铺路。他自称是"新石代"玩石人,要敢收藏,快收藏,会收藏,能收藏,要有世界眼光,天下胸怀,不局限,不守旧,敢于创新,与时俱进,通过收购快速提升自己鉴赏力,判断力,决策力,收进好石头,好品种,好组合,把握好机会,好时运,好人脉,乘势而上,修身悟道,好石头就会比别人多,眼光就会比别人高,下手就会比别人快。
(二)
水墨征程,是奇石藏家必走成长路。夏明镜爱上奇石之后,决定办馆,专门添置了三台车辆用于奇石收捡考察和运输,先后沿汉江东进西出十余次,参加各种展会二十余次,行程4万余公里,遍访奇石玩家数百人,与石友石农加工底座者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视石友为兄弟。收藏汉江水墨石五千余枚,精品水墨石百余方。先后被推选为十堰市奇石协会副会长,郧西奇石玩家公认的热心人。
他说:玩奇石就得花大力气,舍得投入时间精力,花钱走出去,广开门路,多跑江湖,与朋友多交流,多问多买,在实践中长见识,学会辨真伪断是非,成为行家里手,不能不懂装懂,胡乱解读,任憶任性,坚持奇石标准,不怕吃亏上当,教训和失败也是成功之母,只有吃一堑长一智,才能真正掌握市场行情,试准奇石水深,才能游刃有余,打理好自己收藏人生和每一块奇石。
(三)
水墨丹青,是奇石馆的最靓底色。郧西夏博园,是自然赋予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是江河奇石及民俗古物的聚散地,是石友和民俗专家学者及文化旅游爱好者的目的地。它北连韭崖新雨,北隅耕烟,南临雷门激浪,天池映月,隐于悬鼓青障樱花谷相思谷金簪桥旁。
夏博园集奇石民俗于一身,广以弘美,博爱有道,厚德载物,以石陶木雕赏藏于中。展厅简约大方,聚精会珍,舍满取半,以文载道,石语禅心;以旅致远,品牌塑型;以商会友,精彩纷呈。让承道之器有缘懂道之人,让汉江后浪传承华夏之魂。
展馆展示了汉河流域奇石之美。汉江奇石以水墨为主彩,配以釉光青,绿松石,米黄玉,水晶石,太湖石,灵壁石,穿石,化石等。水墨石生于地壳运动,山洪爆发,江水打磨,呈国画效果。有的墨分五色,白线似水,金线如丝,有的入深山出老林,飞瀑直下三千尺,恰似银河落人间。有的是非分明,如仙如道,道尽人间故事。有的月下醉酒,对影成三人。有的老子问道,米芾拜石,风鸣仙山,青牛出关。有的跃马千里,横扫疆场,满城尽带黄金甲。有的如虎似狼,弱肉强食。有的日出而作,五谷丰登,男耕女织,天河漫游,鹊桥相会,红楼遗梦,含情脉脉。有的云蒸霞蔚,天人合一,黑白幻化,阴阳混生,忽明忽暗,雾水蒙蒙,是非曲直,公正生明。寻理想的天书地画,写人生的快乐华彩是夏明镜的奇石梦想,绘水墨丹青画卷,看天河心雨打湿衣裳,唱牛郎织女七夕恋歌,护汉江清泉永续北送,是汉江儿女水墨情怀最奇幻的魅力。
熟悉夏总的人都知道他有几年军旅生涯,仅收藏"八一"建军节纪念意义的奇石就多达60余对,象征他一家圆圆满满的奇石就有一屋子,在气势上绝对碾压一切。
(四)
收藏民俗,是农耕文化的大教堂。夏明镜对民俗古物收藏十分感兴趣,在农村收到了许多石磨石磙等加工粮食的石器。它碾碎了多少人的致富梦,磨破了多少少年的手。
在收藏的陶罐缸罈上留下了许多历史的印记: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毛泽东思想活学活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人民公社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备战备荒为人民,扫除文盲、卫生防疫,节约生产、勤俭持家、计划生育、植树造林、发展教育,移风移俗、新事新办等。它反映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历史进程。反映出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壮丽画卷。红庙窑场的炉火淬炼了郧西工业发展的信心,天河口船帮号子鼓起了民生的风帆,让郧西人民走上新时代"高速高铁"后疫情发展时代。这些古老又年轻的记忆是郧西人民信仰的香火,世世代代薪火相传,永不绝薪。
夏明镜正是这样一个火炬手,凭一己之力立下了汉水流域奇石文化的新地标。
(作者陈尊祥:郧西民俗学者,县政协副县级干部)